3月15日,家住西陵区西坝街道光明路社区的陈先生和家人晚饭后在新修的沿江慢行道上散步。“以前这里到处是乱石,现在不仅修了慢行道,还有智慧路灯和充电座椅,社区改造真的改到我们心坎上了!”陈先生感慨地说。
光明路社区原为企业型社区,在经历“三供一业”改造后未实行规范管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闲置空地未被合理利用等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更新建设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随着创建惠民攻坚解难行动如火如荼地推进,西坝街道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配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听民声、解民忧,让光明路社区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路好了,车多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问题也亟待解决。过去,光明路社区临江小区没有专门的停车棚,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消防隐患大,居民上班下班停车难。在收集居民意见后,社区抓住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契机,经过多方争取,最终在和平路13号建设15处停车棚、充电桩。如今,电动车的停放变得更加规范,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居民出行更舒心。
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也成了新课题。光明路社区安居小区利用闲置空地,建成“社区健身苑”。这一片五彩斑斓的运动场,已成为西坝专业化、多样化的健身场地,兼具运动、休闲、社交等功能,几乎每天早晚都“座无虚席”。
社区还结合居民意见,争取中国长江电力有限公司的捐赠资金后,将一块长期闲置的破旧绿化带改造成转角“口袋”公园,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添绿。
更值得一提的是,辖区内西坝大江段生态观景带工程建设,将满是乱石和裸露混凝土的坡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造,不仅进行了生态修复、升级改造污水管网,还新增了观景平台、沿江慢行道、临江围栏、太阳能充电座椅及智慧路灯等设施。600米的沿江步道上建立了两处党群连心站、两处观景平台,供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
像这样的老旧小区改造,已在西坝街道多点开花。西坝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共商共建共管”原则,充分激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情,在将群众愿景转化为社区实景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筑牢居民“幸福圈”。
三峡商报记者 辛玥 通讯员 王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