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上午八点半,62岁的石慧芬都会准时出现在宜昌市老年大学的教室里。她聚精会神地学习家庭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做笔记、画图纸……这位坚持学了两年课程的退休小学语文老师,正用一针一线裁剪着自己的精彩晚年生活。
上个周末,她刚刚完成了一件新中式上衣的创作,白底碎花的华夫格布料上,立领设计端庄典雅,盘扣点缀古色古香,袖口处的刺绣更显精致。“这次尝试了新式剪裁,感觉技术又进步了。”她满意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时间拨回到2018年,当时退休后的石慧芬一度陷入迷茫。“现在这个社会节奏太快,快递、快闪、快车、快餐文化充斥生活,但我喜欢安静,慢一点的生活。”2022年,石慧芬的同学送给她一件亲手制作的绵绸短裙,至此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简单的款式,做起来感觉也不是很难。”石慧芬说,在同学的鼓励下,她买来缝纫机,并在第二年报名了市老年大学的服装设计课,开启了服装制作之旅。
每周三上午,石慧芬都要转两次公交车,从五一广场赶到市老年大学上课。她说,“老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每学期都有新内容。”从最初的家居裤到小朋友的裙子,从唐装马甲到旗袍,石慧芬的手艺日渐精湛。
“动也禅,静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石慧芬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坐在教室里,虽然身体静止,但大脑在飞速运转:款式设计、布料选择、裁剪缝制……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达到了养生的效果。
在老年大学,石慧芬不仅学习了家庭服装设计与制作,还深入研究了汉服设计与制作。“我最喜欢唐装,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审美是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襦衫、长裙、披帛、马甲等的制作过程,石慧芬都力求完美。
石慧芬的作品大多送给了亲朋好友。“免费赠送,赔钱赚吆喝。”她笑着说,从小朋友的裙子到朋友的唐装背心、改良旗袍,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她的心血。看到自己的设计穿在别人身上,她感到无比欣慰。
除了服装设计,石慧芬还参加了形体舞蹈班,去年更是读完了35本书。“把原来没读的书、没做过的衣服和不会的舞蹈都找回来了。”她说,通过不断学习,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三尺讲台到缝纫机前,从教书育人到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石慧芬用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在她的巧手下,一针一线不仅织就了精美服饰,更编织出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三峡商报记者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