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兰兵道,1966年出生于湖北宜都市高坝洲镇。初中毕业后,拜师于李启河学习传统木匠技艺。经数十年走乡串户的实践磨砺,练就精湛手艺。2002年入职华贵木雕公司,凭借过硬技术成为企业骨干,现任木工车间主任。其2014年参与设计的"云龙宝座"斩获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2023年4月,被认定为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阳春三月,宜昌市伍家岗区旭光村的华贵木雕工艺有限公司内,馥郁的广玉兰花香与车间木香交织。7000余平方米的厂房里,血檀、缅甸花梨等木材被整齐码放,初具雏形的红木桌案、雕花屏风、圈椅等产品错落陈列。匠人们或俯身凿刻,或凝神打磨,木屑纷飞间,一件件作品逐渐露出温润光泽。
华贵木雕工艺有限公司是宜昌木雕省级非遗技艺与宜昌漆艺·大漆髹饰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宜昌木作技艺2项市级非遗技艺的核心传承地,在30余名工人中,有8名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近二十载的坚守,诠释着何为“慢工出细活”的工匠哲学。
走进木雕车间,左侧的墙壁上整齐张贴着9位技术骨干的名片,宜昌木作技艺传承人兰兵道的名字赫然在列。
耗时超两年的木艺“长跑”
木工车间内,一张3.2米长、1.2米宽的血檀实木桌格外醒目。桌体榫卯严丝合缝,雕花精致灵动。这张桌子,已制作两年多。
“木工、雕花、上漆每个环节都急不得,得慢慢来。”兰兵道解释说,由于木制家具制作周期长,所以这个用于参赛的“重量级”作品更得提前开始谋划。
2023年1月29日,新年开工首日,兰兵道等人开始选料。经过再三斟酌,他们选取了硬度较高、色泽深沉的血檀。往后,开料、刨料、画墨、切料、走榫、打眼等工序都要经过兰兵道与木工车间内的师傅之手。
“榫卯结构的家具,对木料的尺寸要求极高。”一分一厘的差错都会导致榫头与卯眼无法严丝合缝。兰兵道手拿墨斗,在血檀原木上弹下第一道墨线。紧接着,铅笔、卷尺、角尺等工具纷纷上场,这块从非洲漂洋过海而来的血檀原木将根据标记线被初步切割。
摩挲着还未经打磨的血檀桌面,能清晰地感受到木材细腻的纹理。距桌角约5厘米处,外露的方形榫头打破了桌面侧条的沉闷,兰兵道说:“这是榫头与桌腿的连接处,用了暗榫与出头榫的‘双榫’结构,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42年与木头打交道的岁月里,兰兵道积累了诸多旁人难以企及的本事。
就拿把握尺寸与比例来说,一块木料摆在面前,他目光一扫,脑海中便能精准勾勒出最适配的大小与形状。什么样的榫头该配多大的榫眼,在他心中如同写就了一本详细的工艺手册。
而这些旁人眼中的“绝活”,并非一朝一夕练就。
兰兵道说:“手艺上的活儿不能光靠说,边做边想,自然就摸出门道了。”
第一个钉钉子的人被辞退了
17岁那年,兰兵道拜师于宜都市高坝洲镇的木匠李启河先生,开启了他的木作生涯。3年学成后,他带着一身手艺走街串户,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华贵木雕创始人王志华的岳父——宜昌木雕第三代传承人向昌金。2002年,兰兵道正式加入华贵木雕,一干就是23年。
“做好一个东西,我就很有成就感。”兰兵道靠着对木作技艺的热爱,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并始终遵循着鲁班技艺的精髓,“榫卯结构不能用一颗钉子,是老师傅传下来的行规。”
2022年夏天,一位木匠师傅在做电视柜时,遇到了难题:柜子底部弧形接口处的榫卯结构处理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为了赶工期,这位师傅擅自决定打入钉子来解决。兰兵道在巡视中发现了这一行为,并进行劝阻。这位自负的老师傅却不以为然,见再三劝说无效,兰兵道不得已打起了“小报告”。
王志华知道后,立即来到木工车间,拿起锤子,当场将电视柜锤毁。木屑四溅,车间里一片寂静。
“做艺不能带瑕疵。”王志华沉声说道。
“那位师傅的手艺确实不错,但偏离了手艺人的本分。”在兰兵道看来,辞退钉钉子的师傅,不仅是对规则的维护,更是对匠心的守护。
传统工艺也要“破圈”
“运回的木头要自然干透才能用,人为的烘、烤都会损伤木料。用这种天然的东西要有耐心,我们手艺人要会听木头的呼吸。”兰兵道说这种“能等”的耐心正是他坚守木作技艺几十载,领悟到的行业真谛,也是华贵木雕的手艺人共同修习的品质。
但是,坚守传统技艺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这些坚守传统工艺的手艺人在日复一日“使用木头”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手边的工具、机器进行改进,至今,在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6条,专利信息13条。2025年3月14日,湖北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补充备案名单公布,宜昌市华贵木雕工艺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他们用实力证明了一刀一凿、潜心锤炼的匠心魅力与创新精神。
“榫卯结构、雕刻、上大漆等手艺都是传统做法,这是机器设备替代不了的。”兰兵道介绍,“开料、打榫眼可用机器提效。”在他看来,机器可以帮助简化部分工序,但传统工艺的精髓——对木头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对美学的追求,依然要匠人的经验和技艺来承载。
“我们不仅要做出好家具,还要对得起这片绿水青山。”华贵木雕的厂长田华介绍,不同于家具使用天然生漆,画框制作采用的喷漆工艺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为此,2023年,华贵木雕投入了600万元资金,引进了先进的环保处理系统,大幅降低了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含量。此外,华贵木雕还通过“校企合作+非遗传承”“技术+传统工艺”等思路,让传统工艺重焕生机。
匠心坚守、技术改进、环保升级、非遗传承—— 这是一条以传统为根,向创新与多元发展的 “破圈之路”。
采访结束时,正午阳光下的广玉兰鲜亮夺目。
车间内,木锯声“刺啦刺啦”地回响,那声音,一下一下,带着股倔强与执着,仿若从遥远的过去悠悠传来。
三峡商报记者 范玉峰
本版图片由三峡商报记者 黄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