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讯(记者孙晓陵、通讯员胡华东)4月13日,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由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宜电黄南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两充四馈直流系统及不停电改造方法”(本报4月10日04版曾报道),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铜奖。
面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网变电站直流系统升级改造难题,宜电黄南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创“两充+四馈线”直流系统架构。该技术通过动态负荷转移算法与冗余系统智能耦合,可在不中断供电情况下完成设备更换升级,实现了如同“给飞行中的飞机换引擎”的技术突破。在展会现场,瑞士电力工程师协会专家赞叹:“这项发明重新定义了电网改造标准。”
项目主创、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分公司二次直流班班长黄南介绍,这项技术成果经历5年攻关,已形成包含8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知识产权矩阵。该技术已在国网湖北公司完成8座220kV变电站示范应用,创造性地将电网改造平均停电时间压缩至0分钟。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委会评价,该技术“以东方智慧将复杂工程转化为民生福祉。”
近年来,宜昌市总工会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其联盟建设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市已建各类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近300家,其中市级202家、省级37家;成立智能装备、柑橘产业、化工行业等6家行业领域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据统计,全市创新工作室及联盟确定创新课题达2754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42项,授权发明专利127项,创经济效益近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