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2版:要闻

宜昌立足本土地域文化 推动戏曲进校园全覆盖——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近日,湖北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终评结果揭晓,西陵区营盘路小学集体节目《俏排风》将一朵新“梅”收入囊中。

夺“梅”不仅仅是摘得“梅花奖”,更意味着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宜昌立足本土地域文化,巧借本地资源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推动戏曲进校园全覆盖,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交融互鉴 多元融合

“橘树辉煌,枝叶纷披。生在南国,坚定难移……”走进西陵区营盘路小学,在悠扬婉转的曲调中,不时传来阵阵清朗高亢的童声,虽唱腔中流露出一些稚气,但孩子们举手投足间展示的戏曲韵味,令人惊叹不已。

该校自2015年成立“营韵梨苑”戏曲社团以来,不断探寻戏曲艺术教育方法,将戏曲文化与学校校本课程、学校社团、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

“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亲身参与戏剧表演,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能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营盘路小学党委书记、校长谢斌表示。

不久前,当阳市太子桥小学音乐教师谭颖涛登上CCTV-3《向幸福出发》栏目,现场展示该校戏剧(戏曲)工作坊的成果。据了解,在谭颖涛的推动下,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每学期定期开展“戏曲进校园”专题音乐教育月活动,组织该校教师共同编写学生读本《梨园泛舟》,并创立“国韵大舞台”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爱好。

以国粹魅力“圈粉”莘莘学子在宜昌已不鲜见。近年来,宜昌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于各中小学开设各类戏曲社团、兴趣小组,以研究性学习、营造戏曲氛围,音乐课进行经典曲目学唱、美术课识画京剧脸谱,办戏曲手抄报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为孩子感受戏曲文化,传承戏曲艺术创造条件。

非遗不遗 梨韵焕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日,在绿萝路小学特色课程皮影戏小剧场,一段屈原忠言劝谏楚王的历史故事正在上演。皮影上下翻飞,孩子们兴味盎然。

“以前觉得皮影戏很古老,离自己很遥远,接触到皮影戏小剧场以后,觉得皮影戏十分有魅力,今后会多看多参与,了解戏曲中的传统文化。”绿萝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刘嘉告诉记者。

该校高标准建设“非遗教育空间”——橘颂坊,精心打造“皮影戏小剧场”,开设皮影戏、布袋偶戏、古琴等9个非遗社团,老师因材施教、分层培养。

兴山围鼓非遗传承人王万星以传、帮、带等方式教授兴山外国语小学艺术师生,长阳邀请南曲传承人为该县中小学音乐教师开班授课,并将长阳南曲作为学生音乐素质测试评价内容之一……全市各中小学校深挖长阳南曲、远安花鼓戏、枝江楠管等国家级、省级非遗资源,创新戏曲传承形式,以互动表演、与非遗传承人同台表演、体验皮影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提升“戏曲进校园”活动质效。

放眼宜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与传统戏曲结缘,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传播者。全市共组建校园京剧社团10个,参加省级少儿才艺大赛、艺术考级20余人次,各类演出8余场、300余人次。宜昌连续三年摘取全国戏曲小梅花。京剧《扈家庄》《红梅赞》《穆桂英挂帅》等多个节目参加全省戏曲进校园展演展播。

名家汇聚 启智润心

别看现在孩子们表演起来有模有样,要知道,许多孩子在刚接触戏曲时,并不都是特别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从接纳到热爱?宜昌的戏曲大咖们颇费心思。

2023年10月12日,市京剧团走进宜昌一中,以讲、演、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传授京剧知识,一招一式、闪展腾挪,精美华丽的服饰、悠扬婉转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早在2019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市静安区共同举办了双城记少儿戏曲夏令营活动,两地孩子们在宜昌和上海进行戏曲交流,并走进上海京剧院近距离观看排练,走进剧场第一次完整观看整部剧目,加深了对戏曲的感知与了解,进一步领略戏曲艺术魅力。”梅花奖获得者、宜昌籍京剧名家熊明霞认为,戏曲的传承不仅仅在于培养演员,更重要的是培养观众、听众和参与者,即要培养为数众多的戏曲文化爱好者。前者和后者之间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

考虑到戏曲进校园的授课对象是学生,京剧中的人物、剧情、唱词、念白等,不能按照专业演员的理解来授课,需要一线教师用心为孩子设计教学方案,熊明霞回乡担任了京剧少儿班和京剧师资专业能力提升班的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周希正、楚剧表演家俞啟凤、市京剧团朱永红等戏曲名家纷纷到校开展戏曲讲座、编印校本教材和教学计划,推动中小学戏曲教学常态化。“6月3日至7日,我们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一共演10场。”市京剧团团长曹军华透露。

让非遗不遗,让实践常见,从知戏、懂戏、爱戏到登台唱戏——撒在学生心中那把戏曲的种子,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三峡日报记者 宋潇潇 通讯员 余雪楠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6-03 宜昌立足本土地域文化 推动戏曲进校园全覆盖—— 1 1 三峡日报 c288710.html 1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