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记者一进入童艳的养龟温室,热浪扑面袭来。错落有致的水槽里,各种各样、形态迥异的小乌龟或游弋,或爬行,或“堆罗汉”,活泼可爱。
指着几只在仿生水草里游动、背上有数个金色小圆点的乌龟,童艳说,这是星点龟,种龟市场价一只1万元左右。“温室占地100平方米,有星点龟、黄缘闭壳龟等9个品种的观赏龟,总价值超过100万元。”童艳一边察看乌龟的生长情况,一边告诉记者。
今年37岁的童艳,自繁自养观赏龟已13年。今年,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售商品龟近2万只,收入300万元。童艳所在的当阳市坝陵街道童台村,如今已有262个农户依靠养殖观赏龟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元,其中10多户年收入过3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观赏龟养殖专业村。
童台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河等少数村民开始探索养殖观赏龟,但一直没有形成较大规模。“80后”村民文凯迪大学毕业后回村跟着父亲养龟,2017年,他抢抓直播带货热潮,将传统销售模式向电商销售、直播带货转变,促进了观赏龟销售量、销售价格大幅提升。
在文凯迪的影响下,村里农户纷纷利用自家庭院、阳台、闲置房间等资源,改造成适合乌龟栖息地的养殖池和繁育温室,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文凯迪告诉记者,目前全村采取的主要养殖方式是利用温室繁育养殖幼龟,待长到一定个头后在庭院仿生水池继续饲养。“这种‘温室养殖+仿生态庭院养殖’模式将观赏龟的生长周期缩短了1-2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不仅村民们的养殖积极性高,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整体收入可观。”
经过近10年快速发展,童台村初步形成了以黄缘闭壳龟为主,星点、潘式等国内外30多个名优观赏龟品种的苗种繁育、销售链条,产品俏销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及东南亚各国,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成为全国观赏龟行业的风向标。多种濒危龟类物种在童台村得到抢救性保护,获评国家黄缘闭壳龟种质基因库。
为了把观赏龟产业做大做强,童台村成立了当阳市颖凯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定价和统一销售。建起电商中心,10多家电商公司常年通过直播带货,向全国各地销售观赏龟。
在童台村的带动下,周边村有几十户农民先后加入到养殖观赏龟的队伍中。坝陵街道党工委委员罗春雨透露,截至目前,街道观赏龟养殖户发展到300多户,年繁育销售观赏龟80余万只,产值达6亿元。2023年,坝陵街道荣膺“中国观赏龟之乡”。
去年以来,坝陵街道以童台村为核心,启动观赏龟特色小镇建设,完善公共基础服务,丰富餐饮、娱乐等龟文化主体产品体系。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主要包括观赏龟繁育中心、龟文化室外拓展区、产学研智慧示范养殖基地、观赏龟养殖示范庭院等。
“观赏龟产业是坝陵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当阳市坝陵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新表示,将立足产业现状,做好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串联起育种、养殖、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增强童台村在观赏龟行业的影响力和定价权,推动观赏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峡日报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陈小元 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