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综合

当阳群益村小蔬菜“端上”全球大餐桌

春天,向来是播撒希望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起点。近日,在当阳市坝陵街道群益村,蔬菜大棚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种植户们正紧紧抓住农时,有条不紊地开展蔬菜移栽工作,预计一个多月后,这批蔬菜就能进入市场。

今年,群益村立下一个大目标——让当阳的蔬菜走上全球餐桌。坝陵街道群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杜兴国透露:“我们去年就开始谋划蔬菜出口事宜,主打产品是红叶莴苣,另外还有甘蓝和西兰花。”

蔬菜品质与硬件设施双升级

要实现蔬菜出口,高品质是关键。为此,群益村合作社在技术上狠下功夫。村里建立了育苗基地,精心选育优质品种,实施标准化育苗流程。同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综合种植技术,通过精确施肥和精准灌溉,让田间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杜兴国介绍道:“过去,我们施肥往往是一次性施足,导致前期肥料过剩,到了中后期蔬菜长根茎时,肥力却跟不上。现在,整田时只施少量底肥。以莴苣为例,我们会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追肥,保证肥力供应恰到好处。”

除了技术升级,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样不可或缺。由于蔬菜出口需要进行专业包装,去年,村里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包装车间,目前即将投入使用。此外,还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为农产品出口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多元化开拓海外市场

在产品品质和硬件保障的基础上,群益村积极接轨国际市场标准,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蔬菜进口的质量、安全、包装等方面的要求。村委会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与国外的农产品采购商、经销商建立联系。

为拓宽销售渠道,群益村还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销售渠道,与国际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展开合作,打破地域限制,让当阳蔬菜更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此外,村里还与大型农业企业合作,利用其成熟的海外销售网络,将当阳蔬菜推向全球。

人才回流注入新活力

今年,群益村主要种植莴苣、大白菜、甘蓝等蔬菜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亩。对于实现蔬菜出口的目标,村民们信心十足。

采访过程中,杜兴国提到,今年以来,他接到二三十位村民的电话,不少返乡的年轻人也主动上门拜访。大家目的一致,都是来了解村里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表达了回乡种菜的意愿。

“90后”张丰和“80后”杜江龙都是土生土长的群益村人,他们选择去沿海城市打拼。去年“五一”期间,张丰返乡探亲,看到田里蔬菜长势喜人,运菜车辆川流不息,这热闹红火的场景让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经过筹备,张丰辞去工作,回乡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同时,他还动员了包括杜江龙在内的5位好友一起返乡种植蔬菜。

经过多年探索,群益村形成了春秋种蔬菜、夏季种粮食的产业格局。去年9月蔬菜种植季,张丰在60亩土地上种下了莴苣苗。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和管理技术,村委会则以低价供应有机肥,张丰和他的团队主要负责种植管理和采收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2月,60亩莴苣喜获丰收,总产量突破40万斤,张丰团队人均净赚10余万元。“这一季的收入,抵得上在外务工一年!”杜江龙算了一笔经济账,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能陪伴在家人身边。

这些返乡青年凭借在城市积累的见识,积极参与到群益村蔬菜走向世界的事业中。他们利用互联网知识,协助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策划农产品宣传文案,为群益村蔬菜打开国际市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三峡日报记者   尤蔓   通讯员   李伟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4-12 1 1 三峡日报 c311680.html 1 当阳群益村小蔬菜“端上”全球大餐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