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评论

让民生项目成为“民心”项目

刘玥

近日,我市发布《宜昌市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工作方案》,涵盖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多个与群众息息相关的104个民生项目,并明确所有事项在2025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受到群众关注与热议。

民生项目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图景”,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小日子”。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城市立足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相继发布当地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回应与深度关注。如何让民生项目真正成为“民心”项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问需于民,是民生项目精准落地的基石。百姓的需求是多元且具体的,可能是老旧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的改善,可能是家门口新建一所优质学校的期盼,也可能是公共交通线路优化带来的出行便利。只有深入群众,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才能让民生项目“对症下药”。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并将居民的诉求建议作为后续改造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正是这种深入群众、倾听呼声的做法,使得改造项目契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让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真正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与难点,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期待。

问计于民,则为民生项目的科学实施提供基层智慧。人民群众是生活的“体验家”,对于如何解决生活难题,他们往往有着独特且实用的见解。在点军区土城乡土梓路改造项目规划阶段,村民们根据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需求,提出合理规划路线,避开农田和果园,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建议在道路两旁设置排水渠,避免雨天积水。这些源自基层群众的智慧让道路规划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提升了项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执行过程公开透明,是民生项目取信于民的关键。从项目招投标到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应在阳光下运行。公开项目预算、施工进度、质量标准等关键信息,让群众清楚知晓项目的来龙去脉,既能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也能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偷工减料等问题。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公示栏等多渠道公开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对民生项目执行心中有数,感受到政府真抓实干的决心,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接受群众监督,为民生项目保驾护航。设立专门的监督渠道,如投诉热线、意见箱、网络平台反馈入口等,方便群众随时反映问题。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与质疑,政府部门要及时回应、认真整改,形成“监督-反馈-整改”的良性循环。让群众监督贯穿项目始终,既能确保民生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又能让群众切实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民生项目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让民生项目真正成为赢得“民心”的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方能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4-14 1 1 三峡日报 c311709.html 1 让民生项目成为“民心”项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