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绿柳拂堤。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市民们纷纷暂别都市喧嚣,以独特方式拥抱自然:有人在公园驻足聆听鸟鸣,有人在登山途中感受自然,也有人与三五好友相约草坪露营野餐、在滨江绿道挥汗骑行。这些春日出游方式,正拼凑起年轻人疏解压力、自我疗愈的踏青图鉴。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看看年轻人如何花式享受春光。
徒步山野——开启亲子自然课
每个人都带着几样简单的户外装备冲锋衣、登山杖、小背包,轻装上阵,趁着周末,4小时完成翻山越岭,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宜昌人徒步山野,拥抱大自然,感受宜昌的山水魅力。
4月13日,10多个家庭在宜都的龙腾沟完成近5公里的徒步。“今天的路线难度很小,特别适合家长带小朋友一起出游。”“每周一山户外”群主龚玲娜说,拥抱大自然,既让家长感受童年回忆,也让孩子体验自然。龙腾沟贯穿宜都松木坪镇双井寺村,沟内植被丰茂,溪水清澈,气候宜人,是人们野外徒步和夏季纳凉的好去处。早上10点出发,下午3点返程,全程4个多小时,难度不大,但乐趣颇多。“抓螃蟹、掰竹笋、采茶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亲子活动的意义具象化了。”龚玲娜返回宜昌后,发朋友圈记录了这一路的欢乐时光。
两年前,龚玲娜常约好友一起徒步,群友也逐渐递增。今年,看到有许多群友呼吁设立“亲子徒步”路线,她从年初就设立“每周一山”的目标,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在宜昌周边游山玩水。“家长希望孩子放下手机,放下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孩子喜欢到野外玩,这是双向奔赴。”
“宜昌自由行”户外活动主理人“呆呆”(网名)也是从参加徒步“搭子”开始,逐渐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专业班底。13日下午,她和领队带着100人亲子团从夷陵区的凉风沟回来。“很解压,山里手机常常没信号,可以逃离手机‘掌控’。”“呆呆”笑着说。
如今,“宜昌自由行”8个户外群已经满员,4000+的徒步爱好者跟着他们从徒步宜昌的山水,到省内恩施、五峰的山水,再到重庆、湖南等地。“周六周日,每天都组织成人团和亲子团,今年截至目前,“宜昌自由行”已组织了50多场成人、亲子徒步登山活动。”
“呆呆”说,亲子团路线属于“轻徒步”,难度很低,主要是感受自然之美,接“地气”。徒步中玩游戏、野炊等形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呆呆”提醒,户外徒步应在规范游玩的范围内量力而行,出发前要购买好保险,在专业领队带领下一起行动。
三峡日报记者 陈飞
轻装简行——体验露营新潮流
春风和煦的周末,宜昌各大公园与近郊绿地悄然“绽放”出朵朵帐篷。随着“轻量化露营”理念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用极简装备解锁自然野趣,近郊休闲的露营方式正重塑城市青年的周末生活图景。
“躺在帐篷里看云卷云舒,听着风过林梢的沙沙声,这才是真正的‘去班味’良方。”4月13日在柏临河湿地公园,徒步爱好者林浩正在搭建他的“移动城堡”:折叠后仅背包大小的自动帐篷、便携式卡式炉、轻量化收纳椅,20分钟即可完成布置。这位每周必露营的“00后”坦言,相较于传统露营的繁复,轻量化装备保留了仪式感,又让说走就走的户外体验成为可能。
这股极简风潮正在年轻群体中快速蔓延。“90后”教师岳萌坦言,“过去搬家式露营要筹备大半天,现在半小时就能开启精致野餐。”她表示,新一代露营者更注重环保理念与社交分享,轻装上阵反而能更好地感受自然馈赠。
在卷桥河湿地公园的草坪上,市民刘梅霞一家正在上演温馨画面:孩子追逐嬉戏,金毛犬欢快奔跑,老人悠闲品茶。“不过夜的近郊露营老少皆宜,毛孩子也能尽情撒欢。”她特别点赞宜昌露营地的便利性,配套完善的卫生间和便民设施,加上露营者自觉维护环境的文明素养,让家庭出行全无后顾之忧。
对于在宜工作的外地青年,露营更能成为拓展社交圈层的纽带。在点军区平善坝江畔,来自安徽的李露正与好友围炉烧烤。“从百里洲的江滩到百里荒的草场,每次露营都能遇见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来宜两年间,这位姑娘的足迹已遍布宜昌多个县市区,通过露营深度体验了“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
除自备装备、食材到近郊或公园露营,也有不少年轻人前往更专业的露营营地“拎包露营”。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催生了专业露营服务的兴起。记者走访发现,宜昌周边多家露营基地为更好地服务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天幕、桌椅、炉具及各类食材等特色服务。目前正值旺季,各大露营基地营位也需提前预约。
三峡日报记者 蔡昶
骑行漫游——感受健康减压法
“下周,我们计划去枝江百里洲镇环岛骑游。”4月13日,城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万晓在骑友群中翻出这条信息说。本次骑行是万晓所在的闪电自行车俱乐部今春组织的又一场集中远行活动。春季气候宜人,美景处处,最适合四处骑行放松。
骑行是一种轻松又减压的健康运动方式,能有效减脂和降低三高,这是万晓身边骑友们长久以来的共同心得。今年29岁的万晓有8年“骑龄”。现在,闪电自行车俱乐部中长期活跃成员有200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处在25岁至45岁之间。
这群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时常自发组队,常常9时从位于一马路附近的俱乐部出发,按照临时约定线路和目的地,向东、西、南、北方向出发,通过骑行放松身心。现在,每周俱乐部会组织3次周边骑行,每月组织1次远行。本次计划去枝江市百里洲镇打卡骑行,映照了春季好天气,也可欣赏不同地方的风光。
滨江公园灯塔广场现在是万晓和骑友们最爱的周边骑行打卡目的地。骑行的道路条件友好,灯塔广场能拍出较高质量的照片。除此之外,前往G318骑行驿站、游览G348沿途峡江风光,也是万晓和骑友们在春季里的常规骑行观光线路。“春季里在城区周边骑行,快慢随心,感受溪水淙淙、河流静默、春花烂漫、群山倒退等景象,再和骑友们分享,也是一大乐事。”万晓说。
除日常公路骑行减压外,万晓和骑友们也爱前往新的观光休闲打卡点,“宜昌洱海”点军平善坝村、点军柳林村等地,都留下了万晓和骑友们的车轮印记。每到一处秘境,骑友们都会拿出相机,留下春日里的美好影像。
三峡日报记者 卞健鑫 通讯员 向雷
耳听八方——探秘观鸟新世界
4月13日清晨,走进西陵区沙河公园,不少市民在步道散步晨练,公园里各种鸟鸣声不绝于耳。大二学生王洋录下周边鸟叫声,通过鸟类识别APP识别到刚才“唱歌”的小鸟正是绿翅短脚鹎。王洋仰头四处张望,试图在周围摇曳的树梢上找到它的身影。
春天来临,常有年轻人来沙河公园寻找小鸟的踪影。王洋陪朋友来宜昌参加半程马拉松,闲来无事的他选择来到酒店附近的公园观鸟放松身心。“小鸟的叫声有着治愈人心的神奇力量。”王洋说。
25岁的小刘也是沙河公园的常客。她最初接触观鸟源于一次偶然。她在阳台用家中闲置的望远镜望向树丛,意外发现两只鸟嬉戏的身影。“看到它们‘打架’,觉得这样观察也挺有趣。”她回忆道。此后,小刘带着小型手持望远镜,走进宜昌各个公园开启了观鸟之旅。
小刘常到运河公园和城东公园,利用午休时间观察红嘴相思鸟、灰椋鸟、白头鹎等常见鸟类。她还前往沙河公园、夷陵区森林公园观鸟,最长时可以在公园待上四个小时。小刘看到,近年来市内口袋公园增多,为鸟类提供了更多栖息地,这种细节让她感到城市对自然的包容。
从最初的双筒望远镜到如今使用的单筒防抖望远镜,小刘在设备上投入约五六千元。她偏爱便携设备,平时观鸟时将单筒望远镜固定在手机壳上,方便随时拍摄。小刘告诉记者,她其实更享受“沉浸式观鸟”的过程。“我观鸟并不追求‘出片’,等待和寻找的过程更让我放松,工作压力大时,观鸟能让我整理好心情。”她说。
观鸟一度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爱好,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观鸟队伍中。小刘曾尝试在社交平台发帖,想找到一起在宜昌观鸟的“搭子”,得到了不少网友回复,她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发现观鸟的乐趣,在城市喧嚣中感受被小鸟包围的快乐。
三峡日报见习记者 钟文璐
春山寻鲜——挖掘舌尖野趣味
4月13日10时,天气晴朗。何女士和几位好友带着孩子们来到夷陵区下牢溪,准备开启一场春日寻鲜之旅。她熟练地从车筐里取出不锈钢小铲,提起竹编篮——篮底垫着浸湿的旧报纸,既能保鲜,又能防止野菜被压坏,装备一看就是“老手”的标配。
四月的山花烂漫点缀绿茵,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清香。何女士在一处草丛旁蹲下身,轻轻拨开枯草,几丛沾着晨露的蒲公英便映入眼帘,叶片肥嫩,青翠欲滴。“小丹,把铲尖斜着插进土里,手腕轻轻向上一挑。”在她的指导下,8岁的儿子小丹将一株带着新鲜泥土的蒲公完整挖出。“回家给你做凉拌蒲公英。”何女士笑着鼓励道。
不远处的河滩上,何女士的朋友们正举着手机,对照植物识别软件仔细辨认野菜。“这是马齿苋!”有人惊喜地喊道。大家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掐断茎叶,留下根段让野菜继续生长,既收获了美味,又不破坏生态。
随着春季到来,市民户外“挖野菜”活动日渐流行。点军紫阳、土城,西陵峡口和长江两岸等地都成为热门打卡点,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战利品”。据统计,市民最常采摘的野菜包括节节根、野韭菜、地米菜、香椿芽、田七叶、香蒿等。这些来自山野的美味,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每个人的菜篮都已装着节节根、蒲公英、马齿苋、野韭菜……“其实挖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想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给忙碌的生活添些野趣。”何女士说。
不过,在享受春日野趣的同时,一些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过度采摘可能导致土壤裸露,影响生态平衡;若误采有毒植物,更可能危及健康。为此,相关部门特别提醒市民:采挖野菜要秉持适度原则,保护自然环境;采摘前务必仔细辨认,确保安全。
三峡日报记者 崔艳华
出游安全需上心
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饮食安全不容忽视。为增强市民户外饮食安全意识,4月11日,记者采访了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朱丹。如何安全出游,一起来看医生建议。
切勿随意食用户外水源、野菜野果
许多人在野外看到清澈的溪水或鲜艳的野果,可能会忍不住直接饮用或采摘食用。朱丹建议,饮用水需煮沸至少3分钟,或使用专业净水器、净水药片处理。市民应避免采摘不认识的野菜、野果。
选择轻便、高能量、耐储存自带食物
户外活动体力消耗大,食物选择需兼顾营养、便携与安全性。朱丹建议出游选择全麦面包、即食燕麦片等提供持久能量的主食类食物。苹果、胡萝卜等耐存放的果蔬或脱水蔬菜包也可以考虑。
备好必备药品应对突发状况
野外环境多变,旅途中难免发生磕碰,创可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等外伤用品必不可少。朱丹还建议携带3类药物:蒙脱石散、黄连素、健胃消食片等肠胃药;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藿香正气水、口服补液盐等防中暑药。若外出过程中出现严重不适,如持续呕吐、呼吸困难,应立即终止活动并就医。
三峡日报见习记者 钟文璐 通讯员 梁云
小贴士
野菜采摘线路
●点军紫阳路线:江北—夷陵长江大桥—朱市街—紫阳;
●点军桥边土城路线:江北—夷陵长江大桥—点军坡—桥边—土城;
●西陵峡口路线:城区—浇二—三游洞—下牢溪;
●江边路线:夷陵长江大桥下、胭脂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