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肌体才强健有力。宜昌,作为中国水电之都。2023年,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居全省第2位,总量达到5756.35亿元,跃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百强城市第49位。
丰硕的经济发展成果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2023年,宜昌银行业奋发作为,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五篇大文章”。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枝江市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隆作响,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仪器,整个生产流程井然有序。这家主要以生产手机、医疗类光学等镜头的企业,是枝江市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智造”的典型代表。然而,随着科研成本的增加、设备的升级以及市场的扩张,2023年,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紧缺。枝江农行派出金融服务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服务方案,向企业提出专利权质押方式,通过技术专利做流动资金借款。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及时发放了小企业简式快速贷1000万元。在获得枝江农行的金融支持后,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的研发进度和市场推广速度明显加快,产品销量大幅提升,现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将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不遗余力。”当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据了解,通过该行近1000万元信贷支持,当阳市坝陵街道的金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由传统农业机械及配件制造企业,成功升级为钢琴零部件制造商。而民生银行宜昌分行通过“易创E贷”新产品,依托线上化、智能化的风控新模型,为3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总额度1400万元的线上信贷支持,为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据悉,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宜昌监管分局会同多部门起草并印发《宜昌市深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37.05亿元,较年初增长12.11%。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提高信贷资金额度
秭归县境内共有8大水系32条河流,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溪流蕴藏着巨大的水电资源。秭归农商银行瞄准清洁能源发展,紧盯辖区内小水电建设项目,根据小水电行业特色,推广收费权质押等信贷产品。当香坡河水电站因工程尾款结算缺乏流动资金时,秭归农商银行制定了“上游公司保证+收费权质押”的准信用融资方案,及时为电站提供了1000万元资金。截至目前,该行先后为辖区内天成水电、宏发电力等8家重点小水电企业,提供资金近8000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始终坚守绿色发展主赛道,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中行三峡分行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支持水电行业建设发展与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服务提档升级。今年年初,三峡集团需要大额资金周转,中行三峡分行在湖北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全程跟进,沟通协调,急事急办,以全行上下“一盘棋”的服务格局为绿色贷款投放“提速”。1月8日至9日连续为三峡集团发放绿色贷款3笔,金额55亿元,有力支持了三峡集团重点项目建设与经营周转资金需求。
近年来,国家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不少企业纷纷转型。枝江盛懋船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船舶绿色转型,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但伴随转型发展,企业面临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迅速为企业办理了为高新技术企业特设的线上纯信用贷款产品“科创e贷”,1天时间便成功授信并放款500万元,及时补充了企业改造资金缺口。
化工是宜昌首个破千亿产值的产业,一度贡献了宜昌1/3的工业产值。但化工产业也面临着降污减排、绿色发展问题。2023年,光大银行宜昌分行完成了对三宁化工“4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3亿元项目融资贷款授信审批。该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可大幅降低能耗、三废排放量,将有效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水平。2024年初,广发银行宜昌分行助推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向总行申请项目贷款6亿元。截至2023年,华夏银行宜昌分行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贷款余额6.6亿元,同比增幅63.41%。据了解,通过绿色信贷,交通银行、兴业银行、长阳农商银行、五峰农商银行等银行机构均为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及时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宜昌监管分局了解到,2023年,宜昌信贷资金要素大力向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等领域聚集;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742.93亿元,较年初增长46.84%。
持续做优普惠金融
金融活水“支农支小”
2月19日,在枝江市问安镇阳山村,枝江金润源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现场,多台大型挖掘机飞快地作业平整田地,工人们紧张忙碌地修筑机耕路、改建标准水塘,一片繁忙中拉开了新一年的春耕生产序幕。“多亏了建设银行三峡分行‘高标准农田贷款’”金润源公司副总经理罗首感激地说。原来,该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回报慢。但建设银行三峡分行秉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理念,主动对接,高效服务,提供专业的融资方案,为该项目授信1.4亿元,并赶在春节前发放了首期1000万元资金,有力保障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进度。
将农户“软信息”变成贷款“硬实力”,是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近年来解决农户贷款困局的有力法宝。该行通过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信息化平台,行内党员干部与村委组成专班,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整村授信。截至2023年末,该行累计评定信用村达1100个,评定信用户3万余户,累计授信近18亿元。通过“整村授信”,当阳兴福村镇银行也取得良好的金融服务成效,2023年该行授信农户4080户,授信总金额3.79亿元。
金融恵农,枝江汉银村镇银行凭借的是创个性化产品。该行以枝江市彤勋缘养殖家庭农场为典型,研发出无须抵押、担保的贷款产品“蛋鸡贷”。截至今年1月底,该行已发放“蛋鸡贷”300余万元。
“支农支小”是普惠金融的底色。面对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宜昌各银行机构各出奇招。“民生恵”是民生银行为小微企业打造的线上贷款产品。审批快、额度高是其特色。近日,宜昌文彬食品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宜先生就通过“民生惠”贷款56万元,5分钟获批,次日即提款。拿到贷款的宜先生直呼:“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中信银行宜昌分行则通过“一户一策”方式,为企业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2023年下半年,该行新增普惠法人贷款超5000万元。
据了解,2023年,宜昌银行业持续开展“金融润商”暨“普惠金融面对面”行动。截至2023年12月末,辖区内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5.02亿元,较年初增长33.7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7%,较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宜昌市政府印发《宜昌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整村建档评级授信”实现全辖区行政村全覆盖,建立示范和精品“普惠金融工作站”140个。
建设养老金融体系
护航银发群体享受美好生活
“我的社保问题终于解决了,下个月就能拿养老金了!”近日,即将年满60岁的林大爷高兴地说道。林大爷是当阳玉泉街道金沙村村民,眼看就到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却因不能一次性交齐养老保险费而发愁。当阳农商银行玉泉支行主动联合人社局工作人员上门,为林大爷办理了7000元“助保贷”,困扰林大爷的养老金难题就此解决。“助保贷”是当阳农商银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是该行与人社局共同开发,为县域大龄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无力续缴(补缴)养老保险费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做好老年人的金融服务,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渤海银行宜昌分行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据介绍,该行为老年人提供了专属的产品和服务。对老年人,该行主推保本保息,储蓄时长、金额大小可灵活选择的储蓄产品和随时可赎回的理财产品。2023年,该行零售储蓄存款新增近3亿元,新增储户7000余户。为方便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该行还设立了老年版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界面,将老年人关注的养老金查询、存储业务、养老理财等功能放在界面首页;简洁的页面、清晰的大字体,亲切的语音服务,让老年人一用就会,一看就明白,查询、了解信息方便又快捷。如今,渤海银行手机银行激活率已达95%。
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高度重视老年客户服务体验。不仅在网点配备老花镜、血压计、爱心座椅以及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设备,还开辟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强化上门服务和延伸服务等。中信银行宜昌分行则常态化开展对老年人群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该行通过进社区举办惠民联谊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文艺节目传递金融知识。2月2日,该行创作的金融知识小品《为你守护》在西陵庙会成功展演,好评如潮。
面向老年群体,宜昌银行业着力构建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养老金融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养老金融服务。此外,在加强无障碍服务、弥合“数字鸿沟”方面,各银行机构也力争做好金融服务无障碍改造,帮助特殊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享受金融产品与服务。
着力发展数字金融
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真是没想到,不到3天,就拿到了2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在宜昌市葛洲坝中心市场从事熟食销售的洪永霞通过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顺利申请到贷款,补上了经营资金缺口。
订单多,应收账款回笼慢,流动资金缺口大,每当天麻上市时,从事此项生意的张宗华都头疼不已。三峡农商行客户经理知晓后,主动上门对接,指导张宗华通过“宜信融”楚天贷款码在线提出贷款申请,“一企一策”为其制定融资方案,不到两周就成功发放贷款300万元。“以前都是线下去银行办贷款,手续复杂,现在有了网上大厅和银行上门服务,又快又方便!”拿到贷款,张宗华发展信心更足。
与此同时,各银行机构也积极开发线上平台,开展数字业务,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夷陵兴福村镇银行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陆续开发上线“线上贷款申请”、“签约宝”等系统,推出在线信贷产品,满足客户远程无接触签约需求。当阳农商银行借助智慧微贷营销系统,大力推广运营“301办贷模式”,0跑路、0资料、0见面方便了广大群众,提高了办贷效率。
2023年,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功能不断增强。打开“宜信融”微信小程序,三峡云e贷、柑橘贷、商户便利贷等327类贷款产品琳琅满目。企业、城乡居民点击“宜信融”进入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即可在线发起融资申请。截至2023年11月20日,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累计授信13.6万人次、1318.3亿元,放款7.2万人次、759.4亿元。
2024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宜昌监管分局已作出新的部署,各银行机构将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紧扣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这五大主题,继续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扛牢“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历史使命,绘就宜昌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