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世凯 谢华强
9月底,长阳渔峡口镇高峰村烟叶晾晒基地里,烟农们将已经晾晒好的烟叶分级打包,准备送往最近的烟叶收购点。其中有个身影格外忙碌,他就是李顺义,长阳2023年单户种植烟叶面积最大的烟农,种植面积超过150亩。
“今年种烟的一套技术比较成熟了,粗略估计能收50000斤烟,收入最高可以达到30万元。”看着大棚里晾晒得整整齐齐的“黄金叶”,李顺义心里如释重负。不仅自己一年的付出有了收获,村里跟着自己一起干的乡亲们也端上了“金饭碗”。
李顺义出生在贫困家庭,2000年参军入伍,少时艰难的家境和三年军旅生活练就了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退伍成家,在深圳闯荡的他考虑到需要照顾四个老人和一双儿女,便选择了返乡创业。
2022年,李顺义在高峰村率先办起了烟叶家庭农场,通过租赁土地,种下了100亩烟叶。
第一年种烟,李顺义最大的底气便是全程都有政府指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指导,什么时候移苗,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去顶,都有人手把手的现场教学。再加上踏实肯干,吃得了苦,当年,李顺义的100亩烟田就净赚20万元,还获得渔峡口镇党委政府颁发“烟叶生产突出贡献奖”。
有了成熟的种植经验和现成的配套设施,2023年,李顺义在原有100亩烟叶基础上又增加50亩,种植面积达到150亩,成为全县最大的烟叶种植户。
成功致富的李顺义,没有忘掉身边的乡亲,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村民也跟着种起了烟叶。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李顺义将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无论是哪家地里的烟叶有了毛病,他总会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帮忙。
每到农忙,他还每天请20余名村民在他的烟叶种植基地里帮工,不仅发展了自己的产业,还让乡邻能够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而那些在他带动下发展烟叶的村民,也会在农闲时间主动去帮助李顺义采收晾晒烟叶,减少他缺工的压力。
“我们是在他带动下发展烟叶的,可以说是顺义手把手带出来的,我们种植规模小,采收完后都会去帮他抢抢工。”同村的李永义在李顺义带动下发展了10亩烟叶,今年也是喜获丰收。
如今的高峰村,大户带小户,小户帮大户,技术和劳力互助,共同推动该地区烟叶产业发展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