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0版:长阳

每年支出劳务费4000多万元

文家坪村吸引3000多名外省“候鸟”务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覃丹、 赵孟月)10月8日,在长阳榔坪镇文家坪村雄峰蔬菜专业合作社,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李建翠,忙着给西红柿打包装箱。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大小均匀的西红柿,被包上了一层蜡纸,整齐放入箱中。

靠着种西红柿,文家坪村户均收入达40万元,村民不再外出务工。不仅如此,每到秋季西红柿上市的季节,一支3000多人的外省“候鸟”队伍还会专程飞到村里打工。

李建翠介绍,在长阳做西红柿打包工作,每个月收入相当可观。“包机票、包住宿,我去年在这里打工一个多月,拿了两万多元!”同样来自云南的李聪莲在一旁补充道。

包机票、包住宿,还发高工资,文家坪村为什么会花大价钱请外省人来干活呢?原来,云南的乡亲在打包西红柿时更专业、更熟练、更高效,而且选果美观、标准。他们包装过的西红柿,在市场上比普通包装的西红柿价格能高出一倍。

据了解,2018年开始,每年8到10月的采摘季,3000多人的“候鸟”队伍就会来到文家坪村打工,九成来自云南,其余来自山东,村里发出劳务费4000多万元。

本地人种植,外省人包装,在“候鸟”队伍的帮助下,文家坪村的西红柿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今年9月21日,宜昌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文家坪村举行,3000多名“候鸟”与当地村民一起,共同见证了丰收的喜悦。现如今,在文家坪村,1万亩的西红柿大棚年产值超3.3亿元。全村常住人口603户,村民每年劳作半年,户均纯收入超40万元。

西红柿产业的日益红火,也吸引了能人回乡,投资办厂。1980年出生的胡虎曾在上海一家知名企业从事销售工作。2015年,看到村里的西红柿种植产业逐渐红火,他辞职回村,开始了规模化种植,成立了长阳农旺蔬菜专业合作社,鲜果年产量1500吨至2000吨,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他还与人合作开办西红柿包装塑筐加工厂,年生产塑筐超过100万个,年销售收入近500万元。

目前,“长阳西红柿”品牌渐响,在全国100多个大型蔬菜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接下来,文家坪村将探索智慧农业和乡村旅游,让多品种西红柿不断茬,红透一年四季,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0-11 每年支出劳务费4000多万元 1 1 三峡日报 c269363.html 1 文家坪村吸引3000多名外省“候鸟”务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