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4版:副刊

我哥回

□韩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字面惆怅起了波澜。正是橙黄橘绿时, 等了几千年的老乡,勾起了我深深的念想。“我哥回”的歌声仿佛就在耳旁。这里是你出生的地方,变成了你想要的模样。“像设君室,静闲安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芝兰谷是秭归县城的后院,以清凉闻名,愈是酷热难耐,更有清风送爽。海拔1200米的高山为我们准备了一场清凉的欢愉。伴着苍风流霞,风雨如晦,碧空如洗。空旷的山间,独自行走,也并非孤独,有山风相随、松涛和鸣、惊鸟腾空……有了这般韵致的深山,总是善解风情的。它轻起涟漪,层林荡漾,用那片深厚的绿明丽着孤寂的时光。温凉漫过,且共一夏清欢。

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俯瞰城市繁华,瞬间消散了紫陌纤尘的浮躁。徜徉林间,白云蓝天,光影横斜,隔着一个季节的风物,盛开在眼前。任多情的风轻轻拂面,撩拨着衣襟,闻着山花精心设置的诱惑,寂静喜欢,默然享受。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夜宿山寨,寂静无声,月下门推,是弄堂清风,开窗,涌进一屋子的冷。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想象真的可以泛滥成灾。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花桥,有山有水也有桥。它安然端坐在芝兰谷的另一侧山脚。桥上是绿树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多少年来,迎亲的花轿来来往往,喜庆的唢呐吹吹打打,穿越了花香,喧闹了人家。桥的这头是青丝,桥的那头是白发,一方静谧的山水,就在这座桥上繁衍生息。“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花间徜徉,水底鱼翔,一种“人在清溪水上楼”的闲雅韵致扑面袭来。

三闾,有山有水也有诗。它是诗歌的源头,是诗祖的老家。千年楚辞从这里萌芽,百年骚坛在这里长大,泥腿诗人是行走在田间的韵脚,七里峡里回荡着问天的太息。土生土长的山民,一生下来,便有了作诗的天赋,耳熏目染,诗意自通;出口成章,落笔成文。

花桥是两人一马,十里桃花。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山清水秀里又多了些羞答答的纯朴和红艳艳的热闹。花桥是一湾流淌的风月,是一片躲藏了千年的桃源。

三闾是千年诗话,半部楚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这里流出的是浪漫配方、爱国理想,留下的是诗歌遍野、文章日常。三闾是一脉悠悠墨香,是一水诗韵流淌。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稻花香里说丰年。长春,古旧又新鲜。一个饱含时代感的地名,有些激情的浪漫、有些时光的醇香,青山滴翠环抱着一片水田。春来,耕一犁水足,栽秧锣鼓里,耕牛慢行,田夫豪迈,筛茶递烟的媳妇浅笑吟吟,泼辣的妇人几句打诨也恰到好处。笑声平铺在水面,荡漾开来。

秧苗在风中聆听,在雨中丰润,在阳光下舒展。稻香馥郁,恬淡洇润,缓步在那片轻灵的碧意里,会忘记尘世的一切繁杂。当秋季作了这方山水的主人,五谷丰登便成了当下最美的祝福。“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农民才是这个季节最风流的人物。一眼金黄,遍山澄亮,美如画卷,有山风微甜,有新炊香绵。累累谷穗开过谁容颜,可知田间微笑的双眼,胜过了无数人间。

炊烟向晚,地头人影渐稀,牵牛扛犁,濯足沧浪。简单的食材,变作杯盘花样,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熟悉的味道探访经年记忆,柏树下戏过几段童真,阡陌间走过旧居许多人。我问长春何日老,长春问我几时闲。

兰膏明烛,华灯错些

木鱼岛像一条长廊,像掷袖而出的一条丝带直入江心。每一个晴光沸腾的日子,湖风乱柳色,清光灼石烟,人在画中游,留连忘归期。即便落雨的季节,静坐亭前观雨泻,烟波断处听涛声,更是意趣盎然。当晚风牵着云朵,月亮贩卖橙香,岛上华灯初放、霓虹灿烂。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到来,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那些娇美的身影轻歌曼舞;壮硕的躯干挥汗如雨;那些闲暇的心情轻踩月光;那些有趣的灵魂放声歌唱。

一场霓虹的盛宴,一哄而起的快乐长夜未央。在时光荏苒里忙里偷闲,在幸福锦绣里添花绘彩。即便在落花时节,一肩一轻畅,一卷诗画,一瓢星光。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故里有鸟语花香的山、奔流不息的水、往来回旋的风、四季飘香的橙,还有千年传唱的诗。秋天,总能找个理由,请你去坐坐。堆起一脸灿烂,拎上几两欢笑,看天空蔚蓝,青山相待,白云游走,这般闲适的生活让人不忍将就。江山如此多娇,故里魂牵梦绕。

魂兮归来!此地人间天上。归来归来!已是遍地橙香。魂兮归来!何远为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我哥回——我哥回!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11 1 1 三峡日报 c272274.html 1 我哥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