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4版:副刊

高桥的高度

□徐永才

兴山的高桥乡号称“宜昌屋脊”,这就把他们的高度说得独一无二,用一句耳熟能详的电影台词来形容:“高,实在是高!”

在高桥的北边,有两座比肩而立的大山,仙女山和万朝山,海拔高度分别是2426米、2253米,这个高度在环邑皆山的兴山县数一数二,再放大到整个宜昌的众多山峰中,也是冠亚军。

仙女山和万朝山不仅绝对海拔高,相对高度也吓人,山脚的沟壑处海拔高度只有三四百米,拔地冲天而起就是两千米左右,雄浑挺拔、直指苍穹。过去,很多人形容兴山的山有四季,山下桃红李白,山顶皑皑白雪,大多数都是指的这两座山。由于山高谷深,垂直差异大,就衍生出很多神秘和神奇:仙女山孤峰绝立,如妙龄女子娉娉袅袅,人们说那是天上仙女的闺阁,云缭雾绕,香气温蕴;万朝山苍茫雄厚,似老牛拉犁在天地间耕耘,传说道士张三丰最先在这里落脚,然后到武当山,创立了武当教派。

兴山县绝大多数属于香溪河流域,其地形像一个四合院,而高桥乡则像四合院外面的偏水屋,与香溪河无关。172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竟然有凉台河与大坝河两条河流,它们不属于任何水系,就像是从仙女山和万朝山奔跑下来的两个野孩子,在山里一阵东跑西窜后,一条从秭归去了长江,一条从巴东去了长江。

两座巍峨的高山,两条短促而急迫的小河,把高桥乡的地形切割得忽高忽低、或陡或缓,时而绝壁千仞,时而一马平川。但相对而言,由于山势阻隔,高桥自成一体,它处于兴山、秭归、巴东三县交界处,扼川渝和荆楚在长江以北陆路往来的要冲,自古有“川鄂锁钥”的称谓。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修建横贯鄂西的巴柯人行道,从高桥乡中心穿过。近些年,沪蓉高速公路、郑渝高速铁路先后建成通车,都从高桥穿过,只不过高桥的地势太高了,高速和高铁都成了“土行孙”,从它们“脚下”几百米深的隧道钻过去了,要走高速、坐高铁还必须到兴山站或者巴东站,但它们依然为此自豪。咱高桥既有高速公路,也有高速铁路,开门就可以欣赏火车、汽车穿梭般疾驶,让别人艳羡不已。

高桥是大革命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这里发生过震惊鄂西的“箩稗子”惨案、万仙洞战役、贺家坪战役,涌现出许多革命英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桥人发现,脚下这片被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于是,他们四方奔走,八方呼吁,收集资料,筹措资金,先后修建了贺龙战壕、箩稗子惨案遗址、下湾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维修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将乡中心小学更名为红军小学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在乡政府所在地新建了“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将大革命时期高桥那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集中起来,供人观瞻和凭吊。如今,在高桥,随处可见革命遗址,到处都呈现出红色的符号,使人置身其中,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你前行;有一团烈火在不断的炙烤,使你热血沸腾;有一个声音始终在耳边萦绕,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

高桥的地名,来自过去乡政府所在地河上的一座桥,是龚姓人家所修,因此叫做龚家桥,现在的村名就叫龚家桥。但到乡政府一级,同一座桥就叫做了高桥,是不是这桥修得有点高大,因历史久远,现在还活着的人都没有见过,不得而知。我想,古人在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有寓意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不仅是桥的高度,也是做人做事的高度,更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理想高度!如今,高桥乡正风生水起,热火朝天。高桥,正一步一步迈向新的高度。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18 1 1 三峡日报 c273222.html 1 高桥的高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