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处古朴靓丽的建筑,一个个农家气息浓郁的庭院……初冬时节,沿着G348国道走进秭归县沙镇溪镇大浴池村,迎面的“大浴池供销社”“西陵人民公社”几个大字让人耳目一新,浓浓的乡愁迎面而来。
“大浴池的蝶变,得益于‘一线协商 共同缔造’村落夜话活动的大力推动。”大浴池村党总支书记周宗成说。
大浴池村曾经是大乐乡政府所在地。1975年,西陵公社在大浴池正式挂牌,财贸五大家,及文教、卫生等部门和单位在大浴池落户,使大浴池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留给大浴池人民一段美好的记忆。
1984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西陵公社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热闹的大浴池也渐渐沉寂下来。当初建设的办公楼、粮站、邮局、食品、供销社等建筑,历经50年的风雨,已经破败不堪。
如何留住大浴池村的乡愁、让大浴池村焕发新生?2022年7月,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深入大浴池村,开展“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一线协商 共同缔造”,推动大浴池村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县政协主席王华介绍,去年以来,县政协先后在该村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村落夜话活动3次,镇政协界别活动联组共组织召开村落夜话、屋场会20余场次,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洁镇洁村行动60余次,为大浴池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浴池要发展更要保护,在保留一些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展现。”沙镇溪镇党委书记覃晓峰说,改造过程中,县政协、沙镇溪镇与大浴池村细化措施,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以“巴楚驿站 醉美西陵”为主题,设计了整治规划效果图,再现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如今,该村不仅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停车场,破破旧旧的公社老房子,也被修整一新。经过整治,一个个农家庭院干净美丽,好几处还被建成农家乐、民宿,对外开业迎宾……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散发着古今文明交融独特韵味的大浴池村,吸引了巴东等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平均年收入突破2万余元。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邓芳芳 宋礼雯 王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