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宜都市高坝洲镇大战坡村,宜都有名的柑橘专业种植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橘树,如同置身于绿色海洋中。爱媛果冻橙躲在橘树叶中,个头已经比乒乓球略大。
机器嗡嗡地响,廖钧波的注意力都在割草机上。他双手紧握着手扶拖拉机一样的把手,以身体为圆心,用机器画出半圆,机器前端探入草丛,所到之处一阵阵“刺啦刺啦”声后,柑橘树下的野草应声倒地,热风中夹杂着青草味,直往鼻子里钻。
廖钧波今年45岁,家里种了10多亩爱媛和脐橙,他种柑橘已有20多年了。“入伏了,我们都是一早一晚搞事。”廖钧波说,天气热了,容易中暑。
6时多,他带着割草机下田了。“稍不注意,柑橘园里的草就疯长,既影响果园通风,还会招来病虫害。”他介绍说,把草割倒,草铺在地上可以保湿,草烂了还能当有机肥肥田。他告诉记者,他家的爱媛都是嫁接在蜜橘树上,相比其他的品种要娇气很多。
关掉割草机,廖钧波拍了拍膀子上的草末,用手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拿起地上的水壶“咕咚咕咚”猛灌几口水,歇了口气。他走了几步,扒开橘树枝,抓住一个果子,扭头说:“你看,这个爱媛果子就得掐掉,被蛾子啃了几口。七月份以前,疏果要搞完,不然,影响果子营养吸收,到时候爱媛个头都只比乒乓球大一点,不值钱。”
“走咯,收工了!今天田里温度只怕有37℃,水也喝完了。”10时,廖钧波提上割草机笑着说,流太多汗了,中午得让媳妇把菜弄咸一点,补充盐分。
每年10月中下旬,爱媛就陆续开始上市了。去年,廖钧波家的爱媛最高卖到5元一斤。“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廖钧波说。
三峡日报记者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