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记者 熊小磊 通讯员 谭雪姣
金岭一街沿街建筑焕新颜,多彩缤纷,散发出“猇亭CBD”久违的烟火气;六泉湖体育公园不断上新,成为居民家门口体育活动、文化休闲的好去处,点亮活力新地标;金猇广场多业态聚合,越夜越精彩,打造区域消费新场景;华苑小区合二为一,打破“围墙”与“心墙”,邻里情更浓……
近年来,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猇亭区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向市民呈现出“小确幸”“大美好”。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
告别大拆大建后,城市将往哪个方向发展?猇亭用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给出了答案。
向新而行:“面子里子”做靓做实
8月30日,位于猇亭区金岭路80号的华苑小区内,十分热闹。
百余平方米的党群连心站里,10余名老人们正围桌而坐,较真地切磋棋艺;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上,志愿者在耐心地教孩子们做着手工活。一老一小,各有所乐。
看着整理干净的场地,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段秉华拨通了施工单位的电话:“场地好了,你们啥时候过来看看,帮忙装上充电桩啊?”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新修了5个化粪池,还安置了94盏路灯。”放下电话,这位70岁的“当家人”细数起了“家珍”,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华苑小区由原华宇小区、新苑小区组建而成,两个小区均为典型的杂居小区。由于建成年限长,小区基础设施老旧,居民生活颇为不便。
2020年,猇亭区将华宇小区纳入试点范围,投入260余万元进行改造;2023年,又投入1200万元,将两个小区合二为一提档升级,增扩路网、重设管线、修缮外墙……让老旧小区“逆生长”,焕发新活力。不仅如此,改造从细节着手,加了不少适老设施,公共空间增加扶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
不仅仅是华苑小区,近年来,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猇亭城市更新力举频频。
据猇亭区城市更新及危旧房改造工作指挥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4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33个,完成率已达76.7%,惠及约143栋、3354户、8260人。
地尽其利:“诗意栖居”双向奔赴
每到夜晚,在猇亭中心城区,由三峡商城升级而成的金猇广场灯光璀璨,各商区人流涌动。这个2023年正式开业的商场,正尽情展现着时尚潮流身姿。
几百米之外,6层高的黄龙宾馆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加固。在安全网的掩映下,尤为让人期待。“未来,这里将投资2000万元引入全季酒店,迎接八方宾客。”从商场到酒店,金猇城发集团投融资部部长蔡春华自豪地说,“猇亭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购物中心和品牌酒店。”
据悉,三峡商城建成于1994年,建筑面积8100余平方米,是猇亭区地标性建筑,也是区内唯一的综合性商场。但一度经营不善、无人管理,周边环境差,道路拥挤,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023年5月,在城市更新中,猇亭区理顺资产关系,先后投入2000万元对其改造升级,打造集食、购、娱、游、展、演六类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业态,配套在周边修建花园式停车场,打造舒心的购物环境。
地尽其利,沃土生金。建设六泉湖体育公园,是猇亭区城市更新的另一个大手笔。
2023年3月,猇亭区首个以体育运动为重要元素的绿色环湖公园——六泉湖体育公园建成开放,公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新建的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场地如“镶嵌”在水光山色中,浑然一体,成为游客和体育爱好者的打卡地。
从野林子、低洼地,到高颜值、多功能。猇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8月启动,先后投入4000万元,设置7处停车场,配套完善排水设施和灯光照明。新建环湖健身步道(车行道)2.6公里,人行栈道500米。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新增绿地近8万平方米……通过补短板、树形象,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绣花功夫:“人民城市”成色更足
金岭in巷,是留存在猇亭商业商贸繁荣的老街区之一,曾被商户和居民称为“猇亭CBD”。
砖灰色的屋檐、整洁的店招、亮堂的柏油路、亲切的售卖声……走进更新后的金岭in巷,一个“5分钟社区生活圈”展现在眼前,中心菜市场、特色餐饮美食、时尚潮流服饰、文化艺术培训、大型购物中心、基础医疗服务和社区配套设施等“浓缩”于此,方便居民收获“稳稳的幸福”。
“每天下楼过个早,再回来和几个老伙计们下哈棋,挺好的。”年逾七旬的居民郭崇山,熟悉了这里的人间百味,难离“故土”。“街区以前破破烂烂,现在整齐敞亮,看着都舒服。”他说。
一砖一瓦,事关百姓安居;一屋一檐,体现城市风貌。
今年以来,猇亭区下足“绣花”功夫,提升正大路、金猇路、金岭路等路段颜值,打造美丽街区,提升城市风韵。
正大路片区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东至猇亭大道,西至金岭路,片区内现有停车场6个、企(事)业单位8家、医院1家、商户47家。为打造高品质街区,猇亭区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工作,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期望和需求。
在全市首创《猇亭区广告店招导则》,对店招统一设计规范管理;维修人行道1.2万余平方米,铺设生态地铺石9720平方米;改造350个车位,对沿街47处500平方米店招、20处1800平方米园林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改造6000平方米墙体立面,1000余米道路开展灯光亮化安装……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猇亭区将深入发动群众自治,坚持共同缔造,探索群众参与街区治理网格化,以精心、精细、精致的“绣花精神”打造样板,让“人民城市”成色更足。
对症下药:“毛细血管”各行其道
今年7月,时值汛期,猇亭频降大雨,让居民李先生感到意外的是,他所居住的商业一街56-2片区内没再发生污水冒溢、雨水倒灌的情况。
6月,结合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这处建成27年的老旧小区,通过开挖环形管道、引水分流等举措,完成了管网改造,有效解决了“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等长期困扰居民的问题。
雨污管网是深埋于城市地下的“毛细血管”,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不少排水管网多为雨污合流,雨水和污水共同使用一条排水管道,易形成城市内涝并污染环境。
三峡汽贸大世界总经理曾华清告诉记者,该区域地下管网建设使用已有22年,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因年限久远,地下管网多处坍陷、淤堵,汛期经常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商户经营、周边市民出行及交通安全。
“每逢下大雨,见到有积水,看车的消费者都不想进店。”对此,周边商户反映强烈。
为此,在此次排水管网改造中,猇亭区投入550万元“对症下药”,开挖3600米排水沟,修建雨水管网400米、污水管网750米,并通过实地排查、科学研判、合理设计,让污水走污水管、雨水走雨水管,各司其职,畅通“肠梗阻”,解决老管网错节、混接问题。
“按照计划,今年我们还将统筹推进古老背片区应急排涝项目、桐岭路综合改造项目,重点做好亚元新村、十八中等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猇亭区城区排水管网负责人田学涛介绍。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
至2035年,猇亭区将进一步提速中心城区面积约5.51平方公里的城市更新,推动猇亭从工业城市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同时,为东部产业新城提供生活和配套服务,积极融入宜昌“双中心、五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助力猇亭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先导区,打造东部产业新区重要引擎。
立规之地,活力猇亭,奋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