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仲谋
风是从七里峡谷吹进来的。有江水的湿润,还有柑橘花淡淡的清香。
七里峡谷在香溪河边上,沿着长江的支流香溪河上行十余公里就到了。峡谷两侧耸入云端的山峰,刀砍斧劈似的,陡峭险峻,大巴车缓慢行驶其中,正在感叹山高路远时,逼窄幽深的峡谷突然豁然开朗了,扑面而来的,是挂着金黄色的柑橘同时又开满白色小花朵的橘树,接着是田野、房舍。有眼尖的人看到了橘林中那座朱红色的牌坊,兴奋地欢呼起来:乐平里到了。
是的,这里就是乐平里。公元前340年,风雷激荡的战国时代,楚国贵族屈原降生在乐平里一个叫香炉坪的地方。距今已2300多年的历史。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端午时节,“寻根诗祖·问道宜昌”中国文化记者宜昌行采访调研团的记者们来到宜昌,来到秭归的乐平里,以最虔诚的方式,拜谒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受浪漫浩荡的楚风雅韵。
乐平里,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西晋庾仲雍在《荆州记》中记载:“(秭归)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东晋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屈田宅于今具存。”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补充道:“(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在《屈原外传》引《江陵志》说:“屈原故宅在秭归乡,北有女须庙,至今捣衣石尚存。”
乐平里作为地名由来已久,在岁月的长河中,也曾几经更名,“三闾乡”“屈平乡”,如今又改为屈原村了,但无论怎样变更,人们还是习惯叫乐平里,具象的乐平里,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它是刻在屈乡人民心中的一个精神坐标。
这里壮阔的群山,孕育了屈原铮铮硬骨,清澈的溪水,滋养了屈原悲悯情怀。从小就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屈原,从七里峡谷走出乐平里,步入郢都,走到楚国的政治中心。有山一样的脊梁、有水一样的情怀、有香草一样美政思想的屈原,注定不会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他那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洁身自好的清廉节操,随着他怀抱沙石,在汨罗江畔的纵身一跃,便定格为历史的永恒,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犹如一盏明灯,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而他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的问世,也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楚辞时代,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让深藏于绵延群山中的乐平里,成为了中国汉语诗歌的源头,成为了“蓝墨水的上上游”。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中华诗魂”的屈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世界文学史上最高峰的人物。
2009年10月,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乐平里行走,读书洞、照面井、玉米三丘、擂鼓台等,这些曾伴随着屈原成长的遗址和传说,无论岁月流逝,依旧守候在那里,用千年的时光,向人们讲述着屈原的故事,等候着屈原魂归故里。
矗立于降钟山上的屈原庙,是乐平里的标志性建筑。相比于四周的崇山峻岭,降钟山算不上雄伟,但因为有了屈原庙,降钟山便成了乐平里人的精神高地。
屈原庙最早建在屈原的诞生地香炉坪,朝代更迭,庙宇也曾多次损毁、迁建,1983年,当地人在降钟山上重新修建了这座屈原庙。
这是典型的峡江仿清代民居建筑,青瓦砖木,拱式山脊,飞檐翘角。阳光洒在庙宇上,斑驳的光影里折射出的是岁月的沧桑。走进殿堂内,屈原白色塑像立于正殿中央,这位诗歌的祖先,峨冠博带,腰佩长剑,神色忧郁。我们躬身侧立,双手合并,默默凭吊,想到屈原怀抱沙石投江的悲壮,心中顿时涌出一种莫名的感慨。
天,不可上兮,上有,云程万里;归来,归来,不可上兮。
地,不可下兮,下有,九关八极;归来,归来,不可下兮。
东,不可逝兮,东有,弱水无底;归来,归来,不可逝兮。
南,不可往兮,南有,朱明浩池;归来,归来,不可往兮。
……
面对屈原塑像,“骚坛诗社”的第九任社长谭荣昌和几位年长的社员一身素服,用乐平里地道的方言,吟唱起了“小招魂”,他们悲切如诉的唱腔里,释放出的是对屈原的无限哀思与缅怀。
年逾古稀的黄家兆老人也在其中,这位“泥巴腿子诗人”,现在是屈原庙的第三代守庙人。看到他,就会想到义务守庙30年的徐正端老人。
1929年出生于乐平里的徐正端,曾在屈原村小学当语文老师。1990年退休后,他住进屈原庙,当起了义务守庙人。30年来,他每天为屈原像拂尘、燃香,打扫庙宇、开门纳客、吟唱诗词。或抄写屈原作品,整理骚坛诗社社员们的诗作。他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弘扬屈原精神和诗歌文化。
2019年2月初,90岁的徐正端老人溘然长逝。当地人感恩老人的义举,把他的葬礼设在了屈原庙里。那天夜里,唢呐声声,锣鼓齐鸣,人们诵读诗词,以隆重的方式为这位老人守灵、送行。
徐正端老人对屈原的景仰之情是刻在骨子里的,庙门口的《屈原庙记》,大殿里的《屈原列传》等都是由老人手书,然后自费请工匠雕刻。多年来,老人坚持誊写诗社社员们的诗作,收集整理的《吊屈原专集》有1000多首诗词,每个字符里都凝聚着老人的心血。
写诗、吟诗是当地人祭奠屈原最传统的方式之一。他们写诗作词,诵读吟唱,一代代赓续传承,让乐平里成为了诗歌的沃土,并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骚坛诗社”。
据清代《归州志》记载:“(乐平里)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蔚为风气。” “骚坛诗社”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诗社的成员也都是当地的农民,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泥巴腿子诗人”。因为种种原因,诗社曾一度中断活动,但“骚坛”之魂却如屈平河的水绵延不绝。1982年5月,经当地农民谭光沛等人发起,“骚坛诗社”重新恢复了诗歌活动。如今,“骚坛诗社”也更名为“三闾骚坛”了。
每年的端午节,是骚坛诗社社员们最为期盼的日子,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赶回乐平里,聚在屈原庙里,用他们酝酿了许久的情绪,放声诵读自己的诗作,缅怀屈原,呼唤屈原魂兮归来。这个由一群“泥巴腿子诗人”组成的诗社,成为了传承屈原精神和诗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秭归,仍存有明清诗稿1000余首,“骚坛诗社”也发展到30多家、社员1300多人,累计创作了25000多首诗词。
位于长江南岸的九畹溪,因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而得名。这里有一个名为石柱的土家族村,虽然远离乐平里,但当地也有一群喜欢屈原诗歌的农民,农闲之余,他们就会聚在花桥河边咏诗作对,把生活劳作的喜怒哀乐,以楚辞韵律的方式吟唱出来。2019年9月,当地30多位农民自发成立了“花桥诗社”。那天晚上,月亮挂在高高的山尖上,村民们在花桥河边的一块空地上,朗读自己创作的诗词,吟唱屈原的《离骚》《天问》。乐平里“骚坛诗社”的社友们,专门赶来助兴,平时少有往来的两地村民,因为诗歌结缘相聚,共同以吟唱的方式,传承屈子遗风。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宜昌这片被诗歌滋养的山水,自屈原之后,就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陆游、白居易等,在这里留下了寻访的足迹,余光中、王蒙、流沙河、郑愁予、王家新、于坚、吉狄马加等都曾到过秭归,走进乐平里,朝拜屈原,致敬诗歌。
2004年6月,中国诗歌学会在秭归启动“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08位知名诗人从秭归出发,开启了一场全国性的诗歌活动。从2007年开始,秭归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2011年,秭归荣获“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2014年的端午节,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暨端午诗会在宜昌举行,宜昌加冕“中国诗歌之城”桂冠。时隔3年后,中国第五届诗歌节花落宜昌。2023年12月,第39届青春诗会在宜昌拉开帷幕。
一卷离骚惊绝代,千秋诗城咏盛世。在中国汉语诗歌的源头、楚韵悠扬的诗歌之城,以诗歌的名义举办的诗歌活动,每年都有上百场,参与诗歌创作等活动的有10多万人次。这些活动,是2000多年诗歌传统的赓续,是屈子精神的当代回响,为宜昌诗歌更好地走进生活、走进人民、走进时代搭建了新的平台,为宜昌用诗歌向世界传播时代声音,讲述宜昌故事,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影响力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千年楚辞浸润,让宜昌这座充满浪漫情怀的来电之城诗意流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