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本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县,当阳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引领,促进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报今日刊发一组当阳秋收冬播一线见闻,以飨读者。
“智慧粮仓”护粮有方
三峡日报讯(记者尤蔓,通讯员彭丹凤、曾湘西)一年丰收季,颗粒尽归仓。当前秋粮收购已过半,做好粮食收储工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日前,记者探访了宜昌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淯溪中心粮库,一起看智慧粮仓如何护粮有方。
在淯溪中心粮库,满载稻谷的大货车在门口有序排列,陆续完成车辆信息、身份证等登记后,司机会领到一张带有二维码的纸条。
“每一个环节都使用这个码,就相当于它的身份信息一样,从扦样、检验、过磅,到入仓、值仓、结算,全部是这一个码。”宜昌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质检管理中心部长袁华清介绍。
扦样检测是粮食入库储存的第一道关卡。院内,扦样机对每辆车的粮食进行扦样后,样品通过空中管道直接送往检验室,工作人员在此进行杂质、水分、出米率等各项指标的质检。
“我们要对样品进行分样,检查大样杂质、小样杂质,再检查出糙率达不达标,要进行定等。”袁华清说,要看等级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等标准以上,还要检查整精米率是否达到44%以上。
确认各项指标符合入库标准后,检验人员通过扫描领取的二维码,将质检结果输入智能收储系统,随即进入称重、卸车等后续环节。卖粮环节的各项数据信息也存储在二维码内,通过数字流转还能做到信息溯源,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粮库内采用一车一码,可实现收购全程可追溯。
在淯溪中心粮库卖粮多年的周红兵,从前些年的持纸质单据,到如今“一码通关”,感受颇深。“检验、过磅、卸料,一码全部通了,省了很多手续,也为我们省去了许多麻烦。”周红兵乐呵呵地说。
仓储粮食,控温是关键。淯溪中心粮库已实现准低温储粮全覆盖,每个粮仓内都安装有空调系统。炎热的夏季还会采用屋面喷淋,降低仓顶温度,让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凉仓”。“控制最高粮温不超过25摄氏度,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就是保鲜。”袁华清说。
据了解,宜昌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现有仓容10.6万吨,主要承担省、市级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等业务。今年公司整体收购计划约3万吨,目前收购进展已过半。
当阳抢抓农时掀起冬播高潮
4万台套机械投入秋冬播生产
三峡日报讯(记者张锴,通讯员方梓轩、李心怡)眼下正是油菜播种的最佳时期,当阳市抢抓农时,掀起冬播高潮,确保油菜适时播种,力争来年有个好收成。
在河溶镇前华村,几台旋耕播种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经过开沟、施肥、播种、掩种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油菜籽被埋进土层。村民徐结新站在田埂上,看着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憧憬着来年的好收成。“早种好,今年大概比往年要早一个星期播种,迟了产量就低了。”徐结新信心满满。
而对油菜专业合作社来说,提早播种就是抢抓农时,有利于苗子平安越冬。“天气好,田里没积水,还有一定的墒,现在就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合作社负责人代立介绍,目前合作社6台农业机械正马力全开,全力以赴做好油菜播种工作。“每天一辆车能播种50亩左右,6辆车一天可播种300亩,剩下的估计3天就完成了。”
吸取去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教训,合作社今年在选种上也下足了功夫。代立说:“今年我们的肥料、种子都是抗寒、抗旱的,比去年的好多了,种子的出油率也会更高。”
当阳市是湖北省油料主产区之一,今年秋冬播油菜种植面积达43.3万亩。该市共组织4万台套机械投入秋冬播生产中,后续还将组织农技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向农户讲解油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指导农户科学管理,确保明年丰产丰收。
“小田并大田”之后“稻油”轮作
“冬闲田”变“增收地”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唐杉)油菜,作为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餐桌上美味食用油的来源,更是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当阳淯溪镇正全力以赴,以油菜产业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稻田“冬闲期”,通过“水稻+油菜”的种植模式,扩种油菜。科技助力农田耕作,“冬闲田”变“增收地”,为实现油料产能提升贡献力量。
在淯溪镇脚东村三组,连片的“稻油”轮作万亩地里,农机手们驾驶着旋耕机,在农田中来回穿梭作业。
在此之前,每年收割完水稻后,由于田块分散,土地利用价值低,农民便不再耕种,稻田变成了“冬闲田”。“我们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把分散的地块平整到一起,方便了机械操作,减轻了劳力负担,油菜种植面积比过去增加了3000亩。”脚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何华说。
“小田并大田”之后,规模化作业降低了油菜种植的成本,同时国家每亩补贴150元,每亩田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00元左右,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提高了。“收入增加,人也轻松哒,谁还让田闲着?”村民张南法说,“原来,我们的田又小又散,种田特别吃力,现在机械化作业,减轻了人力,节省了时间,还有国家补贴呢!”
据了解,在淯溪镇,“稻油”轮作、扩种项目面积达19761亩,目前已完成11500亩。该镇利用各村“冬闲田”进行“稻油”轮作、扩种,实施“一田多用”,充分发挥土地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