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从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企业的细致入微,到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云池街道在各个领域都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集体经济“致富经”
今年1至9月,猇亭区云池街道集体经济自营收入完成712.2万元,同比增长12%,预计年底将突破千万元。这个下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不足1.7万人的街道,缘何取得如此亮眼的集体经济收入?10月25日,记者走进云池街道,探寻集体经济“致富经”。
云池街道作为猇亭区产业经济发展重要承载地,工业基础起步早,辖区落户项目逾百个,铁、水、公、空、管通道布局完善、功能完备,交通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
随着湖北合成生物产业园、三峡智慧物流园、锌铁液流储能电池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企业行业类别和数量不断扩增,管理群体日渐多元,服务企业及产业工人占比逐年增加。2024年,猇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云池街道辖区就有40家,占比43%。
“我们通过不断盘活现有存量资源,依托区位优势,陆续建成方家岗合作社标准化厂房、石板冲标准化厂房、和美标准化厂房、桃子冲物流园等,带动约80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云池街道党工委书记舒涛介绍,走出租厂房的路径,一方面是依托辖区内雄厚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走进方家岗合作社标准化厂房,风格整齐统一,运转协调有序。“这片厂房从2015年开始出租,至今已有9年。”云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办主任何小峰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两条蒸汽管道贯穿而过,“这是辖区内企业华润热电免费为方家岗合作社标准化厂房铺设的蒸汽管道,为贵诚泡塑厂、合成生物产业园等猇亭区内的企业输送蒸汽。”何小峰介绍,铺设的蒸汽管道不仅有距离上的优势,华润热电还对猇亭区企业给予了蒸汽优惠政策,互惠互利,节省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全方位服务企业
依托猇亭区政务服务品牌“亭好办”,云池街道安排专人跟进辖区内项目签约落地、手续办理、融资贷款、企业用工等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今年1至9月,帮办代办事项648件,新注册市场主体54家。
云池街道关注、服务企业,也同样关心企业职工。舒涛在走访中发现,有6家企业的职工反馈石板冲社区的公交车不能直达企业,通勤有点“麻烦”。
舒涛第一时间联系了公交公司协商解决,将87路公交车增设了几站,“上下班高峰时绕行至企业,其他时段维持原路线。这样既不影响公交车正常运行,也解决了职工通勤问题。”此举一出,职工连连称赞:“云池街道解决了我们每天上下班的大难题,心里暖暖的!”
合成生物产业园是云池街道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街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园区办实事。
今年7月,合成生物产业园举办暑期托管班,为有需求的职工提供托儿服务。云池街道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园区,将街道的红色基地免费提供给托管班使用。“在红色基地,我们开展了多场红色教育,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托管的形式更丰富,家长们纷纷点赞!”安琪酵母(宜昌)有限公司党群高级主管李蓉表示。
依托合成生物产业园、三峡台商工业园,云池街道还建立了产业链园区“共享资源库”,将企业的人才、场地等资源入库,企业有需求优先在资源库查找,实现“猇品猇用”。
“我们很多内部活动都是在资源库里匹配并成功使用的,省事又方便!”湖北美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谢厅说。
共同缔造谱写幸福之歌
“一年没回家了,这里变化也太大了!岸绿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云池社区4820小区居民邓华伦从外地回来后,看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迎宪湖,忍不住感慨道。
走进4820小区,锦鲤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整齐统一的仿木护栏蜿蜒在岸边,昔日无人问津的迎宪湖换了新颜,新建了休闲步道、纳凉亭等基础设施,成了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自迎宪湖承包后,因疏于管理,杂草丛生,时有臭味伴随。临水不得其“便”、近水不享其“美”,小堰塘已然成为4820小区环境整治的痛点和难点。
为推进人居环境有效治理,云池街道召集多部门共商迎宪湖治理之策。云池社区应声而动,组织开展坝坝会、屋场会5次,深化共同缔造理念,114名居民让地让利、筹资筹劳,共同描绘“塘堰变景点、湖泊变景观、河流变风景线”生态画卷。
“环境美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适了!”居民刘晓玲高兴地说。迎宪湖改治成功后,新增了环湖U型步道、议事凉亭、百姓舞台、阳光沙滩、观景平台、多彩墙绘等,居民们纷纷交口称赞。
为了持续巩固治理成效,云池社区明确了迎宪湖长效治理管护机制,周边居民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自发成立了志愿队伍,积极参与垃圾清理等生态环保活动,悉心呵护这一池清水。
4820小区的治理,只是云池街道践行共同缔造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云池街道共走访居民4586户,召开屋场会54次,收集有效问题168个,协商确定民生实事34件,通过发动社区居民深度参与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验收评价、后续管理等各环节,让居民真正成为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人。
三峡日报记者 沈媛 通讯员 谭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