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机关食堂用餐时,收餐桶装得满满的泔水着实让人心痛。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0%的人口,粮食生产与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居安思危,克勤克俭理应成为国人的自觉行为。
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多措并举倡导“光盘行动”,特别是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节约适度已经成为新“食”尚。但平心而论,减少“看不见的浪费”,大有潜力可挖。人民日报记者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某些机关食堂,真正做到“光盘”的人并不多。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节约粮食既是个人的优良品德,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机关食堂作为引领风气的窗口,理应为全社会形成节俭用餐之风“打好样”。要带头对采购、制餐、供餐、用餐、餐后等环节制定出细致的规范和要求,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曝光力度。还可以对浪费行为人采取减发停发饭补等措施,形成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制止浪费、厉行节约,机关食堂必须先行一步。治理浪费的同时,也能夯实党员干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价值观。
·方龄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