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0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评论

DeepSeek爆火背后的文化觉醒

宋潇潇

复工首周,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力量”的AI界新星“Deepseek”(深度求索)亦跟着忙活不停,为各地春景吟诗作赋的同时还当起了导游,惹得各大媒体、网友纷纷直呼“小编要躺平了”“简直强得可怕”。

作为一家“纯中国血统”的科技公司,DeepSeek于2023年成立,2024年底发布大语言模型V3并开源,今年1月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R1。在横空出世仅两个月后,DeepSeek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受欢迎的AI聊天机器人。除夕当日其官网创下4900万次的日访问量纪录,较一周前暴增614%。

在AI技术长期被贴上“精英专属”标签的背景下,DeepSeek直接“零门槛”开放给全球用户,打破“前沿科技与普通人无关”的固有印象。从用户体验来看,DeepSeek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惊艳的“中国味”文化和数理解码——当英国用户输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AI不仅能解析诗歌韵律,还会关联《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当用户要求解释哥德巴赫猜想时,AI不仅给出严谨证明路径,还会附上《周易》数理思想的跨文明对照。这种文化自觉,使DeepSeek在技术路径选择上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AI发展面临“核心算法受制于人,文化表达失语于外”的双重困境。DeepSeek破局的背后,蕴藏着中国团队将人文逻辑转化为算法底座的独特路径,他们不再简单追随西方技术路线,而是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开创性地将东方思维融入人工智能研发。

当意大利用户晒出AI用《牡丹亭》曲牌格式创作的十四行诗时、当非遗传承人借其设计传统纹样AI生成工具时、当肯尼亚教师用斯瓦希里语与AI探讨老庄哲学时……DeepSeek正通过技术、市场、文化和服务等多个场景展示中国特色并成功触达各国企业与用户,重构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科技创新,既依赖实验室里的硬核突破,更需要文明深处的智慧觉醒。如今,这条蓝色鲸鱼搅动AI浪潮,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对智能时代的创造性应答。这或许才是中国文化自信在AI时代最深刻的表达:用最前沿的科技,实现最本真的文化抵达。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2-10 1 1 三峡日报 c307215.html 1 DeepSeek爆火背后的文化觉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