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经济

传统产业改出新生

①天宜机械生产车间,焊接机械人正在焊接部件。三峡日报记者 周重雨 摄

②宜昌惠科科技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三峡日报通讯员 刘亚靖 摄

③宜昌中威清洗厂房内,自动化激光切割机正在进行金属工件切割。三峡日报记者 谭杨晨雷 摄

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进阶跃升

编者按

传统产业是宜昌经济的根基,技改则是其重焕生机的关键。

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宜昌传统产业的车间里、生产线上,正加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月6日,宜昌市2025年“新春第一会”——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 ,为全市产业发展锚定了方向。新型工业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次会议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从重大项目建设到招商引资,全面部署、精准发力。

三峡日报特推出系列报道,深入剖析会议精神,展现宜昌产业发展的新举措与新成效。在这组报道中,你将看到传统产业如何蜕变升级,新兴产业怎样蓬勃生长,未来产业又如何蓄势待发,一起见证宜昌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

天宜机械加速“智改数转”,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拳头产品”抢占市场

2月14日,在湖北天宜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宜机械”)车间里,生产线“火力全开”,下料、拼装、焊接、涂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厂房门口,一辆货车正在装运埋刮板输送机部件。“这是新疆和田一家矿企的订单,正月初六我们就开始发货了。”天宜机械总经理李学生说。

天宜机械是一家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输送设备、破碎设备、筛分设备、除尘设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导产品为埋刮板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主要应用于冶炼、矿山、电力、化工等行业的物料输送,远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部分地区。

记者来到2号生产车间,只见天车在空中往来穿梭,将钢板吊起精准放到激光切割机上。操作员张向东轻触控制面板发出编程指令,一束激光在钢板上灵活舞动,10多分钟后钢板便被“裁剪”成型,进入下一道工序。“使用激光切割机后,切割精度误差在0.3毫米以内,生产效率提高了30%。”天宜机械生产主管胡朝廉介绍。

沿着生产线往前走,焊接机械人正忙碌不停。只见它灵巧地转动“手臂”,瞬间弧光耀眼、焊花四射。去年,该公司引进焊接机器人,工人只需将工件进行预装夹,机器人就会自动焊接。

近年来,企业一方面坚持“智改数转”,一方面在创新中不断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企业营收达1.7亿元,同比增长22.7%,连续8年实现增长。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是什么?“不断坚持科技创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李学生说。

天宜机械每年拿出营收的6%作为研发费用,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16项,主导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4项。

在天宜机械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在电脑上点开“远程诊断和智能修复系统”平台,车间样机运行的状态一目了然。“这套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远程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还能对故障进行远程诊断和智能修复。而设备反馈的数据经过系统分析,又能为产品迭代升级提供参考。”公司研发部经理王名飞介绍,目前该系统技术程序运行稳定,正逐步向客户进行试验推广。

“今年,我们将深耕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5月,将在印度尼西亚建立首个海外销售基地。”李学生说。

三峡日报记者   赵璟一   周重雨   通讯员   黎文来

宜昌惠科科技“驶”入新赛道——

小晶体打开新“视”界

从液晶显示屏到COB显示屏,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次驶入新赛道,跑出“求进”加速度。今年以来,企业COB显示屏产线满负荷生产,小晶体打开新“视”界。

2月17日,在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一块大屏幕上,绚丽的画面随机播放,工作人员拆下其中一小块屏,丝毫不影响画面播放,装上这块屏,“缺失”的画面立刻还原,这就是该公司生产的可无限拼接的COB显示屏,也是近年来该公司驶入的新赛道。目前,COB显示屏已接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订单,市场供不应求。

宜昌惠科科技夷丰光电生产主管胡峰指着这块屏告诉记者,该屏幕由COB模组和箱体搭配组装,每一小块屏可以无限拼接成为一块巨大的LED屏,每一片模组可以单独控制,拆一片不会影响显示和控制状态,装回去可以瞬间还原。除了可以无限拼接外,它还可以改变形状,变成曲面,“能曲能伸”的特性令它收获了不少“粉丝”。

“它的柔韧性比较好,可以搭建成任何尺寸、任何形状的屏幕。”胡峰告诉记者,COB显示屏主要运用于传统的监控大厅、中控室以及AR、VR直播视频的合成,应用领域非常广。

记者了解到,COB是一门新兴的LED封装技术,它是将发光芯片集成在PCB板中, 有效提升了LED显示屏的发光光色,降低风险,降低成本,这也是宜昌惠科科技近年来涉足的新赛道之一。

走进COB显示屏生产线,记者看到,一台台固晶机正在快速运转,这是决定产品成功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见细小的针头不断上下“跳动”,将一枚枚芯片固定在基板上,如同正在走线的缝纫机,速度之快肉眼难辨,高速运转下,一盘盘芯片组装成一块块COB显示屏。

“这道工序就是把芯片精准地贴装在PCB焊盘上,优良率达到99.99%。”胡峰说,一般来说,单位面积里的晶体越多越密集,成像、显示效果越好。该公司生产的COB显示屏里,晶体与晶体之间的距离为0.7毫米,相当于10根头发丝的粗细。

据了解,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研发、制造液晶显示背光源、液晶显示器、电视整机以及新型健康照明系列产品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底开始进军COB显示屏新赛道,产品声名远扬。

与COB显示屏并驾齐驱的新赛道还有电子价签,它相比传统纸质标签需重复打印更换,电子价签屏既节省环保,又能实现价格的实时更新。

宜昌惠科科技夷丰光电工厂负责人徐强说,目前,电子价签和COB显示屏已经满负荷量产,预计2025年电子价签的产能较2024年翻一倍。

三峡日报记者   王飞   杨春艳   通讯员   詹文琦   刘亚靖

中威清洗加快产线智能化改造——

清洗设备“智”造升级

2月18日,在位于夷陵区的宜昌中威清洗机有限公司厂房内,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各类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赶制公司的核心产品——机器人清洗机和超声波清洗机。“上半年订单已经排到6月,主要发往中国重汽、潍柴动力、长城汽车等企业。” 宜昌中威清洗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余治兵说。

订单源源不断,源自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宜昌中威清洗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清洗设备研发及制造的公司。眼下,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清洗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领域,可以达到快速清洗发动机的目的。以前,工业领域所用的机器人清洗机长期被国外垄断,宜昌中威清洗机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研发的机器人清洗机水箱只有2立方米,可以使用超3个月,清洗零件上千万件,零件清洗出来,达到2毫克清洁度指标,简单说就是用白纸擦拭零件,看不到白纸上任何污渍。”公司总经理刘文东自豪地说。

据了解,企业每年将营收的6%作为研发经费,通过多年的研发,拥有发明专利200多项。 眼下,宜昌中威生产的机器人清洗机已经在汽车发动机清洗领域占有20%的市场份额。

2024年底,公司和三峡大学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今年更多的新研发将应用于生产中。“我们将攻克军工、航天工件的毛刺清洗技术难点,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技术部部长助理冯世亮说。

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去年,公司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建了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购置了4000多万元的智能生产设备,为企业发展赋能。目前,自动化激光切割机、数控加工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能够轻松处理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属工件,实现定制化生产。“通过智能化改造,零部件精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 刘文东说,今年,公司将向着1亿元的产值目标奋进。

三峡日报记者   马林   谭杨晨雷

经济漫谈    传统产业加速向“新”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目前,传统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在全市GDP中占比较高,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压舱石”的作用。

喜新不厌旧,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近年来,宜昌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实现“老树发新枝”,厚植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

向高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焕新。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事实证明,传统产业是可以通过改造升级、科技创新提档“破壁”成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

向智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硬件升级,更要软件更新。宜昌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借“数”转型,建设5G智能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

向绿色,厚植传统产业生态底色。当前,一场“绿色革命”的浪潮正在掀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发展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足之本。在宜昌,不少企业通过新设备、新技术,推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不断提升企业“含绿量”。

赵璟一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2-19 1 1 三峡日报 c307997.html 1 传统产业改出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