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为提高公众对睡眠障碍的认知,提升睡眠健康水平,近日,宜昌市优抚医院(心理医院)及其开办在解放路富裕街4号的宜昌市睡眠医学专科门诊,在时代广场举办了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共惠及2000余名市民。目前宜昌市民睡眠状况如何?睡不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又该如何睡个好觉?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每年接诊有睡眠问题市民超3万人次
记者在义诊现场看到,众多市民在专家展台前排起长队,或针对睡眠健康问题向专家咨询,或体验睡眠治疗仪,或跟着专家学习睡眠健康知识,或参与掷骰子、有奖竞答等游戏,欢声笑语不断。
“活动搞得蛮好,学到了很多睡眠健康相关知识。”从西坝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53岁市民邓先生说,以前一直以为睡眠不好只能吃药治疗,现在才知道还可以用物理治疗和仪器治疗,收获良多。
备受失眠困扰的61岁市民王女士说,她经常半夜12点到1点才能睡着,加上早上醒得早,第二天头昏脑涨,幸好通过市优抚医院医生开的药有了改善。“这次主要是想咨询医生,进一步改善我的睡眠质量。专家一对一解惑答疑,对我的帮助很大。”
科学健康的睡眠不仅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但市优抚医院(心理医院)接诊数据显示,该院每年接诊有睡眠问题的市民超过3万人次,超过全部接诊量的三分之一。
四大祸首“偷”走睡眠
市优抚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刘陈分析,目前市民的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入睡困难,即安静环境下,静卧酝酿睡意超过30分钟还无法睡着;二是睡眠维持障碍,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中间要醒2次以上,或者早晨醒来比预期时间早1小时以上,且难以再次入睡;三是睡眠质量差,虽然睡的时间够,但睡眠比较浅、多梦、容易醒;四是睡眠呼吸暂停,很多人睡觉打鼾,睡眠时呼吸暂停,导致白天昏昏沉沉;五是睡眠节律问题,比如白天睡晚上熬夜,生物钟紊乱。
究竟是哪些原因“偷”走了市民的睡眠?刘陈表示,主要有心理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睡眠环境问题、身体疾病等四大原因。“很多人压力比较大,有些焦虑、抑郁情绪,导致睡不好。还有人晚上熬夜、使用电子产品、饮酒,也会影响睡眠。同时,如果睡觉时噪声比较大、光线或者温度不合适,也会导致睡眠问题。另外,还与呼吸系统疾病等有关。”
据介绍,睡眠不好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长期睡眠时长不足或过长、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规律紊乱,会导致反应迟钝、学习工作效率下降,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问题,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刘陈建议,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什么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其次要规律作息,建议晚上11点前要上床睡觉,早上7点钟左右要起床,周末也没有必要补觉;再就是要适当运动,建议每天有一万步的运动量;还需要注意睡眠环境,把光线、声音、温度调整好,可以吃一些有助改善睡眠的食物,如核桃、牛奶等,睡前忌喝咖啡、浓茶及过量饮酒。
科学应对安享健康睡眠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市民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后,往往会选择通过吃药的方式来改善。对此,宜昌市睡眠医学专科门诊专家表示,目前治疗睡眠问题的手段十分多样化,而且偶尔失眠几天也不必过分担忧,只有一周出现3次以上,且连续持续一个月才建议到专业机构就诊。
“许多人出现睡眠问题后,往往随便去医院开点安眠药,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宜昌市睡眠医学专科门诊副主任孙红亮表示,治疗失眠首选还是认知行为治疗,就是告诉患者怎么去睡,改变睡眠前的不良行为,养成好的习惯;第二是用一些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治疗仪、失眠治疗仪等仪器;第三是使用符合个人情况的药物,同时注意要间断性给药,不能盲目连续服用。
孙红亮表示,如果短期出现失眠,比如几天或一两周,这是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情况,这个需要注意自我调整。比如情绪不好,出去放松一下,把情绪状态调整好,睡眠可能就好了。喝酒导致的入睡难等,把生活习惯调整一下,可能就好了。如果自己调整不好,或者出现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建议到专业机构就诊。
三峡商报记者 时刚 实习生 向奥琳 通讯员 杜雯 赵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