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副刊

忆念尖岩河

□ 熊泽民

离开尖岩河几十年了,但时时想起,往事历历在目。

1972年10月,我们怀揣三线建设美好蓝图来到宜昌宜都尖岩河,参加“松(松滋)宜(宜都)铁路”建设,当时我18岁。这之前,焦枝铁路、枝柳铁路已建成。

我们因地制宜,三下五除二搭起了床铺,解决了住的问题。

在平原生活习惯了,在这里有诸多不习惯,最突出的是出门就爬坡,双腿不听使唤,日照也比较短,到下午5点多就看不到太阳了,因为山太高,太阳被山遮住了。

“沔阳民兵师”是三线建设的一支劲旅,完成过很多重要建设任务,作为“沔阳民兵师”的一员,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在我们住的地方有一家煤矿,半夜里常听到煤矿工人上下班时唱歌的声音。乌黑的煤炭从我们眼前运出,我们还下到矿井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

“冷塘湾”是修筑铁路遇到的一块硬骨头,拿下这块硬骨头要炸山取石,而每到炸山取石时,乱石横飞,我们冒着危险,带着安全帽,手拿喇叭到施工一线做现场鼓励,很是难忘。我们似乎融入到了煤矿工人中,松宜矿务局文工团来慰问演出,我们一同同乐,平时放电影我们也一观看。

一次送材料到上级机关时,无车可坐,只能靠步行,在经过一个叫桃花乡的地方时,桃花竞放,艳丽至极,多年后我还记得这一切。尖岩河因境内一条河流而得名,半夜里,常听到山谷里流水的哗哗声。

条件是艰苦的,我们两人挤一张床睡了半年之久,但我们没有怨言,工作热情饱满。

离开尖岩河时,我们经历了危险的一幕。当接我们的车沿途返回时,当时正在放炮,一块巨石从空中向我们飞来,我们躲闪一下,还好有惊无险。多年后,我还记得开车的龚师傅,遇事时是那样沉着稳定。

在尖岩河的日子里,我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回去后,当地村支书的儿子和一位曾姓煤矿青年给我写信还寄了礼物,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感情。

青春需要锻打。尖岩河是锤炼意志、锤炼品格的好地方。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里的一切、记得那里的人和事。

我真的很想到尖岩河去看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仙桃日报原副总编辑、仙桃市作协名誉主席)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12-06 □ 熊泽民 1 1 三峡日报 c302977.html 1 忆念尖岩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