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玲
滚滚长江穿行而过,宜昌倚江而建,绝美的岸线风景,是这座滨江之城独有的名片。屹立江边的天然塔,因水而筑、伴城而立。漫长岁月,相守相依。
时光转盘拨回到东晋,一个叫郭璞的人来到夷陵。他观山势、察水形。最后选在江边一片低洼地,垒起了两个土堆,以补五行缺土之短,以去除水患,取名天然塔,喻意建此塔是顺势而为。
天然塔身后是巍巍东山,面向大江,上下守望着磨基山和荆门山。三山一塔一江,是老宜昌的格局。塔正门门额上刻着“天然塔”三个大字,塔门紧锁,门口一副对联: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
临江而立的天然塔历经了唐风宋雨,沾染了多少诗风雅韵。船来舟往间,吟哦声不绝,耳濡目染,气度更是不俗。天然俯碧流,登临四面景全收。山连吴楚开云日,江涌潇湘过客舟。远村烟浮元亮圃,近城风扇谪仙楼。春光到处都成画,茅屋人家隔水洲……幽幽天然塔,也勾连着这片土地上的绵绵文脉。
塔与城携手相伴,走过悠悠岁月。这城中的人,心底都有了一份天然塔情结。
如今的宜昌城,岸平江阔,再无水患之虞。天然塔也不再是镇水之塔,它已经成了宜昌城的历史之塔、文化之塔。
天然塔,宜昌城的标志。保护好宝塔,也是留下这座城的曾经岁月。保护好它,不只是让它免受岁月侵蚀,也要保留住它的气度风华。
伍家岗区政府在保护古塔上做足了功课。绿树、青砖、石塔,最是相宜。移树进城、搬林进城、让塔在林中,林在城中。几年过去,沿江坡地上,依照地形,栽种了桂花、香樟、红枫、银杏、青松……月月有绿,季季有景。天空云淡、江水碧绿、树叶斑斓。有了绿树相伴,静默的石塔不再孤单,更加挺拔。错落有致的树林、景观廊道、人行步道、花开四季的绿化带,为天然塔营造了一处安静的空间。林荫步道蜿蜒其间,漫步林中,绿荫如盖,在繁华都市,享受与绿色的惬意和舒缓。
装点最美江岸,让古塔与街区、江景融为一体。来到这里,在都市之中既可以找到这座城的厚重历史,又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活力。几年时间里,天然塔公园的滨江绿道,沿江护岸,都经过重新设计和修整,增加了休息和活动区域,动静分离、人车分流、宽敞的地下通道,让街区、公园和江岸融为一体。绿色江堤成了市民的城市阳台。
来到这里,你会寻到自己喜欢的休闲方式,吹吹江风、看看江景,唱几句京剧、跳一段舞曲,来一场草地球赛、还可以骑一辆自行车,慢行在车道上,远处群山迤逦、马路对面高楼林立,街边的月季花从浅粉到深红,街边路过,停下来打卡、拍照、留影,入镜的花儿,开得格外灿烂;路旁草丛中几棵蒲公英,顶着小黄伞,在风中摇曳。放松片刻的年轻人,坐在江边平台,闭上眼睛,听树林间鸟声啁啾,自在悠闲。这是城市江岸,也是城市会客厅、还是城市阳台,来到这里,眺望对面群山迤逦、看江鸥在水面悠游、看飞驰的动车在铁路上飞驰而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让心情归宁的方式。
巍巍天然塔,矗立在伍家岗区中心地带,沿江景观带最佳位置,更是宜昌城的地标景点。
石塔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巴楚文化交汇之地,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山至此为陵,水到此为夷。独特的峡江风貌,造就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气质。
万里茶道,一条弥漫着茶香与尘烟的漫长古道,从武夷山下绵延到草原深处。宜昌,古称夷陵,是长江沿岸的重要码头,不仅是优质的产茶区,更是茶叶运输通道上的重要中转地。
天然塔——中国万里茶道申遗项目,湖北段宜昌茶港的重要遗址,确定了宜昌茶产业的历史与辉煌。
伍家岗区政府用心保护和传承悠久的茶文化。以天然塔为起点,明确了宜昌与万里茶道的渊源,为宜昌茶文化的传承、茶产业的兴盛,注入历史厚重感,让宜昌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长盛川青砖茶已经成为伍家岗区的一张新名片,几百年传承的技艺、与宜昌深山的茶叶,碰撞、糅合最终成就这醇厚茶香,在城市上空弥漫、萦绕、渐渐飘散。
屹立千年的天然塔,是一张独具风情的城市名片。悠长的历史、独有的气韵、傲立江畔,自成风流。
来到这里,看得到风景,也找得到过往。绿树入眼,清风拂面。古塔旁走走停停,看得见山,也望得到水,更寻得到乡愁。以峡江文化为背景,还原和再现宜昌老城区的劳作、生活场景,让往昔时光与现代场景交融。我们生活着的这座城,更有温情与暖意。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是有气度的、自信的,也是充满骄傲的。
宜昌,占据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上的重要位置,是长冮沿岸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文化长卷上的重要章节。巴楚文化、屈原文化,是这座城的精神内核。
时光如白驹过隙,倚江而立的天然塔,历经两千多载,多少往事,过眼云烟。从宝塔护佑一城平安,到一城呵护古塔岁月无虞,时光漫漫,相依相守。
未来岁月里,天然塔与它相伴的这座城,会成为长江文化公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们将向世界讲述这座塔与这座城、这座城与这条江、这条江与这片山水间的美好故事!